第九十七章 吊起来(一更)(2/3)
路告诉您去哪告?”。贾张氏看着嘴里冒着损话儿的傻柱瞪了瞪眼珠子。“呸!你也不是什么好饼,想着我早死好住到我家去吧?死了你那条心吧!”贾张氏呸了一口,说完话就小跑着回了家。傻柱冲着贾张氏坏笑了两声便哼着小曲儿回自己屋去了。前院,李学武正在帮着大姥组装悠车子,大姥已经把吊在房梁上的悠车子做了出来。老话儿讲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都知道,贵重中药材。貂皮也都熟悉,贵人穿的大衣都是貂皮做的,当然了,也分黑貂、紫貂等高低贵贱,这里不说。乌拉草是东北的一种草本植物,旧时东北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草履”。“乌拉”是满语皮靴的意思,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东北有三宝也有三怪:窗户纸湖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第一怪说窗户纸湖在外,因为东北地区冷,所以冬天时候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用糨子湖起来,这不奇怪,但奇怪的是湖在外面。那是因为东北的冬天长达4、5个月,湖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汽弄湿,也容易被窗户缝的风吹坏。所以早些年在使用木窗框的东北家家都是这样的。第二怪说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过去的东北人抽烟是个风俗习惯,人人都抽,李老太太年轻那会儿就抽。东北的大姑娘从小跟着家里老人生活成长,大冬天的在屋里猫冬儿,不鼓捣烟儿实在是没啥干的了,抽二手烟还不如抽一手烟,所以大姑娘都叼一个大烟袋锅子。第三怪说养活孩子吊起来,东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用绳子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屋里做活计的时候只要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孩子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现在大姥给孩子做的悠车子就是吊在房梁上的。有的悠车子是藤编的,但是北方不产藤编,大姥就用木梁扣卡槽,卡薄木板做了一个两头儿翘的悠车子,整体呈椭圆形,两边各有对称的两个小耳朵用来拴绳子。李学武脱了棉鞋上了炕,在房梁上穿了两根绳子,拴在悠车子的四个耳朵上。“再往下来点儿”大姥站在地上给指挥着,老太太抱着孩子坐在边儿上作参考。悠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