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秦时小说家> 第1673章 太史籀文(2/7)

第1673章 太史籀文(2/7)

直在中车府令赵高的教导下。



    至于松希、泾二位公子,母亲也是不显,其人也是不显,……将来倒是不太清楚。



    也许大王召五位公子于兴乐宫有深意,毕竟抄录《商君书》的事情,寻常人也可以做到。



    也许就是简单的让五位公子抄录《商君书》。



    可是,本能有感,大王此举并不简单。



    难道……?



    李斯眉目略有低垂,陷入浅浅的沉思。



    在场其余诸人没有言语落下,就是一观卫尉李仲带人将五位公子抄录的《商君书》张贴在巨大屏风上。



    “哈哈哈,以玄清所见,大王不应该让五位公子抄录《商君书》!”



    “而是应该让他们各自默写出《商君书》。”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之言,至今日,仍微言大义!”



    周清踱步至那道大大的屏风前,一观五位公子所写的《商君书》,上面的内容,自己自然很是熟悉。



    背诵下来,轻而易举。



    给予诠释,也有多种解释。



    “法者,国之权衡也!”



    “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商君之言,寡人所期待。”



    “寻常之事,自是让他们几个抄录出《商君书》,而今乃有大事。”



    “扶苏五人手中的《商君书》都是一块模板刻印出来的,字体一般无二,皆是太史籀文。”



    秦王政站在正前方,听王弟戏言,微微一笑,明亮之眸落在那屏风上,自己很熟悉的文字。



    也是现在秦国所通行的文字。



    周清自然也是认识。



    太史籀文,岁月长河称之为大篆!



    上古之时,诸夏之民观天地万物之形体,刻画成烙印,成就文字,再加上仓颉的整理,成为上古之文。



    其后徐徐演变成陶文,多烙印在陶器之上的文字,神禹立夏,三代始出,一枚枚奇特的字体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