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烈火烹油(2/4)
皇子、公主妃嫔不行。依旧需要遵守三年孝期。所以,未来三年,赵煦和向太后都依然要守孝。宫廷不能有歌舞,遇大行皇帝忌日、诞日要斋戒、祭奠和哭丧。同时朝臣们也不可以在任何场合,舞蹈道贺。剩下的就是听政流程了。经过有司的讨论后,终于定下来了听政的礼仪。首先,群臣恭请赵煦御座从殿东转移到殿北。然后,考虑到皇太后需要照顾嗣君,所以群臣恭请两宫分坐天子御座后的帷幕两侧,太皇太后御座在左,皇太后御座在右。群臣同时还上呈了,开始恢复常态化朝政的礼仪流程。基本上就是在过去的制度上,降一个调门或者改一下礼仪。大体维持正常听政、议事的常态化。当然,作为孝子,以后每月的朔参、望参,是不可以参加的,这叫不坐。但群臣却依旧要分班赴崇政殿和紫宸殿对着空荡荡的天子御座行礼。两宫见书,答曰:可。于是隔日,戊午日(二十四),群臣联袂入宫至迎阳门下,恭请天子御正殿,恭请两宫御殿听政。自然,被当场拒绝。但群臣锲而不舍,连上三表,两宫这才答允。三月乙未日(二十五)。赵煦在两宫拥戴下,首次在崇政殿御殿听政。这一次御殿,几乎全是新君即位封赏、推恩、追封、加封。首先,宰臣当然要加官进爵!然后是加封两位皇叔,雍王颢加封扬王,嘉王覠加封荆王。接着是太皇太后生父高遵甫,追赠鲁王,并避讳鲁王的甫字。皇太后向氏生父向经追赠荥阳郡王,有司请避讳,皇太后坚辞之。紧接着又是对元老大臣的加封、推恩。加封、推恩、追赠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朝会一直持续到了午后,才终于将事情一一宣读完毕。这个时候才终于有一个正事被提到朝堂上。二月贡院大火,烧掉了大半的试卷,礼部请求择期再试。这个事情其实也是走过场,因为之前的数次听政中就已经决定好了。于是,两宫下诏同意四月再进行一次礼部试。同时,任命了全新的贡举领导班子。兵部侍郎许将,取代李定,出任知贡举,给事中陆佃、秘书少监孙觉,同知贡举。被点到名的大臣,自是各自出列领旨。赵煦在这个时候,终于定睛看向了殿中。视线在给事中陆佃的身上,停留了片刻。陆佃有个好孙子啊!陆游陆放翁!可惜,缘锵一面!不过,此生应该有机会相见!贡举的事情完了,又是军国事务。有司请求以大行皇帝的名义,赏赐大宋在西北的藩属董毡官爵。两宫自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