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赐进士出身(1/5)
元丰八年六月癸酉(十一),延和殿便殿听政。诏:坤成节以大行皇帝梓宫在殡,唯开封府度僧道,比兴龙节减三分之二,依旧禁屠、决大辟之罪,余依治平故事。又诏:皇太后出入仪卫,依治平四年故事,皇太后承舆,上设龙行六。礼部言:德妃朱氏,育诞圣躬,乞两宫慈圣推恩。诏:可。礼部于是请加德妃为皇太妃,两宫诏准。礼部再奏:大行皇帝梓宫在殡,乞依故事,免皇太妃典礼、宝册。从之。于是,命有司制皇太妃出入仪卫、典章,以呈两宫。退朝之后,两宫并未带着赵煦回大内。而是依旧留在延和殿中。因为今天,是经筵官们入觐的日子。除却那些还在路上,未能入京的经筵官。剩下的在京经筵官班子,都将入宫陛见。没等太久,经筵官们就在閤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鱼贯而入。领头的,自然是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兼侍读吕公著。在其身后,则是一队穿着各种公服的官员。群臣到了殿中,分别持芴而拜。“尚书右丞、中书侍郎兼侍读臣公著……”“龙图阁学士、兵部侍郎兼侍讲臣纯仁……”“直龙图阁、中书舍人兼侍讲臣卞……”“给事中兼侍讲臣佃……”“崇政殿说书臣希哲……”“恭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圣躬万福!”四个朱紫大臣之中,混进来一个褐衣书生。看着虽然有些不协调,但帷幕后的两宫,见了吕希哲,却都很高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寿州吕氏家族是一个另类的勋臣之家。自吕蒙正以来,吕家已经连续三代,为大宋宰执。和皇室的关系,也是无比亲密。赵煦就更开心了。他微笑着说道:“来人,给诸位爱卿赐座!”他的眼睛,在范纯仁身边的那个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书生身上,多看了几眼。因为赵煦在现代时已经知道,这个吕公著的长子,是王安石的拥趸。后来,王安石新学的两个分支之一的荥阳学派的创始人就是他了。而且吕希哲有个儿子叫吕好问。那也是个人才!靖康后错非此人委曲求全,在金兵、张邦昌之间反复横跳。完颜构能不能即位,还在两说!细细算来,吕好问如今也该有十三四岁甚至十五六岁了!上上辈子,赵煦因为恨吕公著,所以错过了!这一世,吕希哲也好,吕好问也罢!都是值得培养的!吕公著领着蔡卞、范纯仁、陆佃和吕希哲,再拜谢恩。赵煦则也瞄了一眼蔡卞就继续看向吕希哲。蔡京、蔡卞兄弟,赵煦都很熟悉。反倒是吕希哲,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