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赵煦鸠占鹊巢的计划 (8500月票加更)(2/4)
”“两位先生,皆国家鸿儒,天下名士,必有能教朕者!”“还请二位先生,不吝赐教!朕当洗耳恭听,以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亦当包容!”孙觉和程颐听着,殿上少主那稚嫩,但平稳、条理清楚的声音尽管都已经有所预料。甚至早有了心理准备,但依旧震惊不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了殿上,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少主的宣告。特别是那最后一句话中的承诺,让两人都非常振奋!来前,他们最怕的就是,御前说错了话,惹得别人不高兴,就可能会获罪!如今,少主亲口许诺,经筵之上,可以畅所欲言,哪怕说错了也会包容!哪怕这只是一个说说而已的姿态,也足以令两人感动了。于是,两人连忙起身,再拜道:“陛下好学向道,臣等谨为社稷、天下庆之!”帷幕后的两宫,看着这里都很满意。她们今天在来之前,就鼓励赵煦要和经筵官多说话,多交流。于是,太皇太后就主动在帷幕内说道:“两位爱卿,官家求学之心甚笃!”“平日里,哪怕不是经筵课,也常常和老身还有太后请教学问上的事情!”“如今幸得两位爱卿辅佐、教授,老身和太后也就放心了!”“不知道两位爱卿,对于官家的学业和读书,可有建议或者进言?”“若有请当殿提出,老身、太后、官家都将虚心聆听!”自然,这是给程颐铺路。孙觉只是顺带的。但,作为侍讲,孙觉还是必须先表态。他持芴而拜:“启奏两宫慈圣、皇帝陛下……臣闻陛下已读通春秋,臣不才,请献臣旧年拙作《春秋经解》一书,以呈御前,供陛下四时参考,阅览……”孙觉是当代最有名的春秋学权威!他的《春秋经解》一书,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明清时代的春秋学。赵煦轻声道:“卿所献之书,朕必恭读之!”无论如何,现在都是儒家思想当政的时代。身为皇帝,赵煦也必须和儒家合作,各取所需——总不能自己反自己吧?那得有多蠢!所以,春秋等儒家经典,赵煦不仅仅必须学习,深入研究,还需要融会贯通。好在有上上辈子打下的基础,赵煦已经可以从容应对一切和儒家经典相关的问题。在现代留学的时候,他抽空也看了看朱熹、王阳明的文集。这就又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点。所以,他才能屡屡阐发‘圣人微言大义’啊!因为那都是他抄的朱熹、王阳明等人的论述,只是自己加工了一下,用宋代士大夫可以接受的语言来表达!孙觉再拜退下,程颐便已持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