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出幸文府(2)(3/6)
!”当年富韩公将死,却没有派人去请文彦博,反而是司马光充当其遗言见证,并由范祖禹代替富韩公记录遗表。这说明什么?富韩公信不过他文彦博,没有将他当自己人!韩魏公也是如此。自居相州,不入洛阳,至死都不掺和洛阳的事情。什么耆英会?什么同年会、率真会?一概不参加,不参与,不知道。所以,韩魏公和富韩公、文潞公,其实也尿不到一起了。同样,还有他们两个。孙固这些年,一直在河阳府养病,偶尔写写诗文,和朋友游山玩水。张方平自居应天府,整日吟诗唱和,美得不行。这就是旧党,看似同气连枝,实则各自为政,互相不服。所以,其实张方平和孙固,现在都很酸。酸文彦博!看看人家的地位吧。守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特旨君前减一拜,特旨太师入宫,命宰执起肩舆。满满的都是逼格啊。他们两个,就远远不如了。能不酸吗?此时,两个满腹柠檬的元老坐在一起,自然没有什么好话。“文宽夫做梦都想要让他家的孙女,将来当皇后。”“呵呵!”张方平冷笑连连。孙固嘿嘿的笑着:“狄咏家的女儿,今年好像与当今年齿相仿?”他看着张方平:“狄武襄公之孙女,狄咏之女!”“这个身份,怎么着都够入宫了吧?”国朝祖宗之制,天家与勋贵武臣联姻。历代以来只有先帝元后当朝的向太后以及真庙的章献明肃才是例外。而狄青的孙女,狄咏的女儿,一旦入宫,将来起步也是妃嫔,皇后大位自然也有机会!张方平听着,眼前一亮。他现在只想给文彦博添堵。不想让那个老匹夫太嚣张了。而孙固提议的这个人选,何止合适,简直是非常合适。“当朝太后,出自士大夫之家,武臣们想来也多少有些疑惑了……”“岂可连续两代皇后,皆出自士大夫?”“况且,狄武襄公,还是仁庙的枢密使,也属宰执,论地位不差他文宽夫!”狄青家族,在当年虽然受到士大夫的排挤、打击和歧视。可当年是当年。当年的狄青,是以行伍而为将帅,然后进入的三省两府。他脸上还有着刺青!这在士大夫们看来,自是大逆不道。区区丘八,也配和吾等士大夫同朝为宰执?但现在不一样了。狄青家族已是国朝的勋贵,传到第二代了。这就不是布衣了,而是正经的勋贵!加上狄咏,如今南征得胜,回朝起码是三衙管军。这个时候,让其女儿入宫,符合大宋祖制。如此一来,等过几年,天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