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狡兔三窟(1/5)
元祐元年七月丙辰朔(初一)。都亭驿内,耶律琚拿着手上的《汴京新报》,眯着眼睛。“看来,南朝这次南征是真的打赢了呀!”他有些意外。“呵呵……”坐在耶律琚对面是这次和耶律琚一起搭班子出使的副使——辽太中大夫、守崇禄卿、充乾文阁待制吕嗣立,吕嗣立听着,就讥笑了一声:“交趾不过撮尔小国罢了,南朝胜之,本就正常!”这倒是事实!南朝再怎么样也是一个大国。赢是正常的,没赢才是反常!上京城那边,也没有怀疑过这一点。“学士……”耶律琚将手里的小报递给吕嗣立,说道:“南朝这次似乎逼迫着交趾人,签了一个了不得的和约!”“交趾每年要贡米百万石,还需以市价卖米百万石!”“啧啧啧……”吕嗣立接过小报,扫了一遍,发现其上报道的是,交趾国王李乾德遣其胞弟崇贤候李太德将要入朝、谢罪的新闻以及,南朝与交趾签订的和议条款,顿时吕嗣立就惊讶起来:“这一下子,就是价值百万贯以上的岁米呢!”“交趾人有这么多米吗?”耶律琚答道:“应该是有的……我记得当年,澶渊之盟后,南朝的真宗,从那占城得到了占城稻,于岭南等地栽种,可一岁两熟!”“交趾更在南方,据说其稻米甚至可一岁三熟!”吕嗣立听完,瞪大了眼睛。这些年,频繁的天灾,也在影响幽燕的农业。尤其是干旱,导致了大面积的歉收。却不想,在那南方瘴疠之地的稻米,居然能做到一岁两熟,甚至三熟。厉害!太厉害了!可惜,瘴疠暑热之地,又隔着万里之远,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朝发这个财了。看着吕嗣立羡慕的神色,耶律琚不动声色的问道:“学士,在下听说天子有意今年秋后用兵高丽……”“或许也可迫高丽,签下类似和议。”吕嗣立闻言,摇摇头,道:“高丽国小地狭,寒苦贫瘠,哪有这许多的米?”南京城里,这几个月来,其实一直在围绕对和战进行争辩。以幽燕汉地的士大夫,以及部分北院老臣为主的主和派,是坚决反对用兵高丽的。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高丽小国而已,派個使者去训斥一顿,让他们知道错误就可以了。没必要兴师动众,大动刀兵!而且,哪怕打赢了,也没有油水可捞。更关键的是——历史证明,即使攻破其都城,高丽人的反抗,也会迫使辽人退兵。故而,南京城内的议论,一直僵持着。当今天子,也顾忌和担心,一旦用兵,万一遇挫,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