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四十七章 苏轼回京(2/6)

第六百四十七章 苏轼回京(2/6)

十名官员贵族,齐聚一堂,人人都伸长了脖子,看向驿站外的道路。“来了……来了……”也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所有人全部起身,迎了出去。就见一个魁梧的大胡子,骑着一匹枣红马,穿着一件圆领澜衫,头上简单的裹着一条幅巾,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挑着各种行礼的随从。“兄长……”驿馆中,一个与这大胡子样貌颇为相似的文官,远远的看到大胡子,立刻高兴的和孩子一样,跑上前去。大胡子一听声音,也立刻惊喜的从马上下来,将马交给他的随从,自己迎了上来:“子由啊!”其他人相继从驿馆而出,人人的眼中都带着景仰、崇拜以及期待、兴奋等等神色。没办法!那大胡子,是当代文坛当之无愧的一座高峰啊!单以文学成就,当代能与之并论的,恐怕也只有那位隐居江宁,不问朝政的前宰相、荆国公王安石了。东坡居士、铁冠道人,都是他的名号。而其如今,甚至就连政绩这块短板,也已经补齐了。其治登州,为政宽和,以爱民为先。其在登州,以公使钱建立的登州养济院,首开汴京之外,廉价给百姓医药之先河,仅此一点,一年下来活民数百,施药更是多达上万次。最重要的,还是登州的经济。去过登州的商贾、士人,无不称赞。所有人都说:登州之境,盗匪消弭,百姓安乐,四民和谐,商贾频往,而官吏廉平,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然,这是夸张的描述。不过登州的治安、经济和生产秩序,确确实实是在不断向好。所以,苏轼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如今,本官虽然还是朝奉郎,但馆阁贴职却已是直龙图阁!这是本朝馆阁贴职,文官知州所能带的最高贴职。而且,已有至少二三十年,未授给知州这一级的文臣了。所以,苏轼这是打破了记录!若换一般人,早就各种酸言酸语,往其身上招呼了。偏苏轼不会。因为在文学成就上,就是得服苏轼。谁要敢有半個字异议,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糊脸上,后面还跟着定风波、赤壁赋、前赤壁赋等一大堆注定千古不朽的诗词。正如当今天子在命中书舍人林旦为授苏轼直龙图阁馆职时所言:他人得授直龙图阁,乃其幸也,而朕今授苏轼直龙图阁,乃直龙图阁之幸!苏轼虽然升官了。但他的性格,还是与往常一般,没有半点改变。他一下马,就直接奔向自己最心爱、挂记的弟弟。直接就抓住苏辙的手:“子由啊,你消瘦了!”苏辙憨厚的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