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八十四章 最佳的使辽人选:苏轼(2/7)

第七百八十四章 最佳的使辽人选:苏轼(2/7)

的物资。等待中,几个报童捧着小报,从街巷的另一侧出现。“卖报……卖报……”“京畿普降甘霖,汴河水位一日三涨!”耶律琚听到这里,就对着身边的随从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上前,掏出几個铜钱,买下了一份小报,送到耶律琚手中。耶律琚接过今日的汴京新报,扫了一遍,前些天小报上,每天都在讨论、议论的驸马都尉张敦礼案,已经从小报上消失的干干净净,连一个字也没有了。小报上,出现的内容,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趣闻、趣事。什么新城南厢某地,出了个什么样的怪事,又或者开封府某县出了个复杂的案子……小报上,十几条不同的新闻、趣闻,足以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开。再配合头版头条,将京畿昨日降雨,完全推到了天子圣哲,感动上苍,终降甘霖的报道。真真是让耶律琚看了眼了,忍不住感叹:“当年,魏王一案,主上若能有这般手段,何至于闹到今天这地步?”大辽的魏王,早已经死了。但其身前身后的那些八卦秘闻,则在整个辽国朝野疯传。皇后萧观音的八卦,更是传的到处都是。在民间传说中,老皇帝的头顶早已经绿草茵茵。这对皇室的打击,不言而喻。尤其是太孙的名望打击,更是无可估量。很多人都在说,可能太孙和前太子都不是当今天子的骨血。现在,辽国征讨高丽的动力,有很大部分也是来自于此。老皇帝,希望通过开疆拓土,粉饰太平,来团结国中,同时也祢和矛盾,以便给太孙留下一个稳定的执政基础!所以,在老皇帝心中,高丽必须灭亡!这事关国本!但偏偏……因为魏王的事情,闹得太过喧哗,近乎人尽皆知。于是,魏王一党,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将来太孙即位,给自己拉清单。而梁王身边的大臣,也天天提心吊胆,就怕魏王和亲魏王的人,制造意外甚至谋刺梁王。萧兀纳,几乎天天守在太孙身边。太孙的饮食起居,赵孝严和王师儒,更是事必躬亲,亲自负责。而梁王党,越这样做,魏王党心中就越不安——你们现在就这样防着我们。等将来还了得?!所以,大家在魏王死后,拼命的往宫中送美人。如今的皇后萧坦思,以及皇贵妃萧斡特懒,就是他们的杰作。大家的心思,只有一个——老皇帝再生个儿子吧!这样大家就有盼头了!奈何,几年过去了,随着老皇帝年纪越来越大。而宫中妃嫔们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魏王党急了!都开始想办法,找出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