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武侠修真>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第四十七章 洞察入微(2/4)

第四十七章 洞察入微(2/4)

然后挥挥手道:“你们先出去吧,请我爹爹过来。”“是,巧姑娘。”“我等先出去了。”四五个家丁转身离开。这时,陈云才得以看清四周环境。入门正对着青瓷板壁。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有扶手的太师椅,东西两侧各放一排椅子。墙正中挂着中堂字画。字画两侧还有一对楹联: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陈云记得这对楹联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概意思是:雨虽然大,却滋润不了无根的草;道法宽大,却没法引导无缘的人。简而言之,再好的机会也是给有准备和有进取心之人。大户人家挂一幅这样的格言倒无不妥。然而陈云还是发现了端倪。因为墙两侧配上的条幅,虽然皆是名人字画,但内容多为道家治家修身格言。例如《庄子.外篇.天地》中的“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又比如《列子.说符》中的“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类似的格言很多。陈云仔细看了一圈。除了大量道家格言外,只有寥寥数条儒家格言。反倒是秦朝立国根本的法家思想一条都未见。若金家真是秦国勋贵,这很明显不符合常理!他倒是觉得此间屋子主人有点厌恶法家思想。为何这么说?法家吸纳了道家学说思想,所以法家不排斥道家很正常。道家对法家的态度呢?据陈云所知,道家对法家向来没什么好脸色。其主要原因源于韩非子之前,法家思想主张以律法治人,认为人性本恶,只有用固定的法律及权威才能治天下。而道家思想则不主张以法治人,主张顺其自然,行无为而有为之道。“秦朝的勋贵大堂两壁挂满道家思想格言,却不见一条法家格言?”陈云似乎确定了什么,不由嘴角微微勾起,心说:“有趣,有趣。”他有七八成把握可以肯定,这间屋子的主人是一个真真正正道家思想者。否则作为一个秦人,屋子里不可能挂满条幅却没一法家思想的格言。这种骨子里对法家思想厌恶是伪装不出来的。或许是注意到他笑容。坐在前方右侧太师椅上的金巧巧眨眼询问道:“陈道长,如今你为鱼肉,我为刀俎,你还闲心思笑得出来?”陈云赶紧收敛起笑容,一脸从容地说道:“巧姑娘,在下只是传道观一长工而已,你乃我秦国金府的千金,你与我之间差距如云泥,何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金巧巧反复念叨。她忽然眯着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