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说啥!?这条路是凤阳县令修的?(2/3)
爷爷,孙儿觉得应该严查一下这凤阳府的官员,看他们是不是不作为。”“是得查查”,朱元璋冷哼一声,想起凤阳县那个县令的奏折,心中就尤其恼怒。马车很快就离开了南京地界驶入了凤阳。朱元璋在车内靠着车厢昏昏欲睡,可忽然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停车!”赶车的是湖广行省左丞周德兴的儿子周骥,也是朱元璋比较信得过之人,这次微服出行扮作车夫,实为护卫。周骥闻言急忙将马车停下,恭敬的跳下车慢慢掀开车帘:“陛下。”朱元璋扫眼望去,果然前方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不知是由什么修成。朱元璋刚刚觉得不对,就是因为从南京出来上了驿道后,一直坑坑洼洼、颠簸不已,可现在居然平坦舒服的让自己想要睡觉?“这条路是怎么回事?”周骥也不清楚。这条路也是忽然变得好走的,他刚刚还感叹这凤阳县不愧是祖地,路都修的比别处好。如今皇上问起,周骥只好道:“臣去寻几个百姓问问。”“不必了”,朱元璋看着道路两边金黄的田地,心情忽然变得好了起来:“咱在车里也坐累了,正好四处走走。”话音刚落朱元璋就下了车,他背着手,一边欣慰地瞧着即将丰收的田地,一边纳闷:“奏折上不是说‘地力既尽,元气日销,天灾流行,人事屡变’吗?为何放眼望去皆是一副丰收的景象?”不由得心里暗骂一声,此县令必然从不出来堪舆民情,定是个大大的昏官、贪官、懒官、庸官!朱元璋身后,几个孩子也跳下了马车。已经十五岁的朱允炆,心智早已成熟,此刻他正熟练地拿着折扇,跟在朱元璋身边为他扇风,驱走酷暑的闷热。而十四岁的朱允熥,虽然有心想要上前尽孝,可看到二哥已经抢先一步,只好唯唯诺诺地跟在身后。朱允熞才七岁,没那么多的心思,开心的蹦下车来,一边喊着‘皇爷爷等我’,一边追了上去。朱元璋脸一板:“熞儿,说了几次了,咱出来可是微服,出门以后只能喊我阿爷,不许喊皇爷爷!”朱允熞扮个鬼脸:“知道啦皇,不,阿爷!”朱元璋瞧了一眼停在道边的马车:“萱儿怎么还不下车?”车内传来一声娇俏的女声:“孩儿是女子,为防礼法不敢下车。”“屁的礼法!”朱元璋不屑地翻个白眼:“在咱这里,咱就是最大的礼法,车里那么闷热待着作甚,赶紧下车透透气。”“是,阿爷。”周骥赶紧上前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次出门,陛下点名命自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