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郭嘉荀攸(1/3)
“荀公达自小机敏过人,内藏英知,少时就能分辨忠奸。”“数年之前,荀攸在长安担任黄门侍郎,与议郎郑泰、长史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刺杀董卓。”“可惜他们中有人行事不密,走漏了风声,荀攸随即被下狱问罪。”“一同下狱的何颙自杀而死,可荀攸却饮食如故,竟等到董卓被诛,天下大赦,免罪而出。”“眼下他求取了蜀郡的太守位,却因为道路不通而被阻塞在荆州襄阳,正是父亲征辟他的天赐良机。”刘备听得目瞪口呆,他其实挺想问自己儿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因为仔细想想,刘备不问也知道答案。梦中仙人所言。如果不是刘封就跟自己住在一起,哪怕对方是自己儿子,刘备都很难完全相信。可现在,他也只能选择相信了。“好,为父下午便寻长文修书,然后使人前往襄阳征辟荀攸。”刘备继续问道:“那还有一人呢?”“另一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是颍川郭家旁支远脉,现在袁绍麾下就职小吏,郁郁不得志,”“说起来,这位郭奉孝在见过袁绍之后,与同族郭图,姻亲辛评评价了两句话,孩儿觉得可谓一针见血,尽数袁本初之弱点。”刘备一听,顿时心痒难耐,要知道袁绍可是快一统河北的庞然大物,他大耳哥连对方的儿子袁谭都打不过,被揍得连平原国都丢光了。现在有人居然敢说袁本初的坏话,那听听也是极爽的。“这郭奉孝说了什么?”刘封对曰:“他说袁本初好逑士而不知所用,好设谋而不得其理。因而获人众而不能人尽其用,多谋而无断,若是遭遇大难,必危殆矣。”刘备啧啧嘴,缓缓点头:“这郭奉孝所言不虚,本初确有好谋无断之贤。昔日在洛阳,曹孟德苦劝本初收拢南北军,联手丁原,驱逐董贼。可本初却死活不应,只是让我们容他三思,当真急死个人。”刘封看了眼刘备,只见自己老爹脸上满是怒其不争,心里撒笑。郭嘉的话听听也就罢了,这里面毕竟掺了不少水分,你咋还共情上了。袁绍在洛阳那会儿,怎么可能跟你们一起驱逐董卓。要知道那会儿董卓可是他袁家门人,袁绍的嫡亲叔叔袁隗就是董卓的举主,董卓手底下的兵马,在袁家来看,可比你曹操、刘备要忠诚可靠多了。不过听大耳哥的口气,当年洛阳之变的时候,他就在东都内,甚至还和曹操、袁绍相交莫逆。这不禁让他想起后世的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