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1/6)
“当真如此?”未央宫,凤凰殿。听表叔窦婴说起此事——尤其是说起‘晁错是在担心自己的《削藩策》,会给吴王刘濞递上谋反的刀子’,刘荣只颇有些讶异的瞪大双眼。“不应该啊?”“——拿《削藩策》逼反刘濞,不早就是晁错和父皇商量好,朝野内外也都心里有数的事吗?”“就算《削藩策》给刘濞提供了大义旗帜,不也应该早就在晁错的预料之中?”“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晁错倒想起来担心自己的《削藩策》,会给刘濞提供造反的理由、借口了?”在窦婴轻描淡写的提点过后,刘荣却非但没有豁然开放,反愈发感到不解起来。说不通啊?这《削藩策》是个什么玩意儿,作为始作俑者的晁错能不知道?——这玩意儿存在的意义,就是名正言顺的逼反宗亲诸侯!怎么个意思?就是朝堂出了一个新政策,说:哎呀,这些年,诸侯藩王都很是不恭敬,又完全不遵守法纪啊~为了国家的和谐安定,那就一视同仁的削上一圈,警告一下大家伙儿,让大家都吹吹风、出出汗吧~这可不是针对谁啊~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有份儿……然后,诸侯藩王就坐蜡了。从,还是不从?认,还是不认?若认,那就要被削夺封土,亏得慌;不认,更就是一个‘抗诏不遵’的大帽扣上来,直接被打入乱臣贼子的行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削藩策》和推恩令一样,都属于阳谋。《削藩策》:我要抢你的封土,削你的权利,让你这个兵强马壮的诸侯藩王,慢慢变成一个吉祥物,更或直接就是个超大号富家翁、土财主。伱是乖乖听话呢,还是要造反?《推恩令》:我要把你的国土,分给你所有的儿子们,再周而复始,一代一代肢解你的领土,直到你这幅员千里的大国,在子孙后代手中,分裂成千百块弹丸之地。你是乖乖听话呢,还是要造反?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这一句:你是听话,还是造反?而这个选择摆在诸侯藩王面前,也并没有什么好纠结的。——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又觉得有机会成事儿,那就打!——若咽的下这口气,亦或是虽咽不下这口气,却又觉得干不过,那就认。但刘濞是例外。当今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濞肯定要造反,而且压根儿不需要再多个借口。王太子被长安叫去做质子期间,莫名其妙被皇太子砸死,长安朝堂却连个说法都不给——单这一件,便足以。所以,与其说《削藩策》是在逼诸侯藩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