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文化差异(2/5)
上一跳,随便找个方向撒丫就是跑,草原之大,不可能找不到另外一处容身之所。实在逃不掉,那就投降吧,也没什么丢人了……“如此看来,在我诸夏之民认知中,无比屈辱的纳降,对于游牧之民而言,竟只是常态?”秋八月二十四,河南地中心位置。跨马而行于才刚扎下的兵营周围,看着周边一望无际,连一个参照物都找不到的辽阔草原,榆侯栾布如是一语,引得弓高侯韩颓当一阵点头叹息。“草原游牧之民,生存不易。”“——而且是大不易!”“一场大雪、一场大旱,又或是一场疫疾,就足以让游牧之民成片死去。”“在我诸夏之民心中,灾难,意味着会死很多人;”“而在草原——在游牧之民认知中,灾难,意味着会消失很多个部族。”···“能在遭灾之后,依旧保有部分丁口、牧畜的,无一不是横霸一方的强大部族。”“但凡是小一些、弱一些的部族,一旦遭了灾,便基本是到了第二年,乃至多年之后,才会被路过的其他部族发现。”“——这种悄无声息间,便举族灭亡的部族,其灭亡之地,会引发周边其他部族的拼死争抢。”“不同于我诸夏之民,对这种不祥之地的忌讳:草原游牧之民只会说,这里死了很多人,那这里的水草,就会被滋养的一场肥美……”以略带回忆的口吻,说起这些年轻时,在草原上的见闻,韩颓当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现出阵阵不忍。暗自调整了好一会儿,才将情绪调整过来,而后才继续说道:“除了天灾,便是人祸。”“即便躲避了旱涝、暑寒等天灾,也还有人祸,时刻威胁着游牧之民的安危。”“或许是一片草场,引发了几个部族之间的争夺;”“也可能是几条人命,使得几个部族之间接下仇恨。”“总而言之,为了生存,游牧之民的一生,始终都在和天争、和地争,以及:和人争。”“——凡人之力,自是争不过天地法则;”“没有天灾降临,便总是会死人。”“于是,草原游牧之民,便会同彼此,争夺那仅有的生存机会……”听到这里,绕是对匈奴人、对草原游牧之民的了解不算太深,栾布也大致明白了个中内由。——草原游牧之民,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忙碌。而且不同于中原的华夏农耕文明,只需要辛勤劳作,为温饱而忙碌——摆在草原游牧之民面前的生存难题,可谓是数不胜数。其中,温饱两项,甚至可以说是最不起眼、最容易解决的两项。在这样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