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93章 历史教训(1/5)

第393章 历史教训(1/5)

    这当然不行。于是,太宗皇帝就派出了扫雷战士:邓通。具体的做法不算复杂:既然你搞劣币,那我也搞劣币。一样的成本,一样的成色,没道理你的钱有人收,我的钱就没人收。靠着这一手‘劣币与劣币瓜分市场’,邓通最终得以促成‘天下铜钱,半邓半吴’的局面。至于说这件事,先帝为什么非要推出邓通这么个排雷战士来做,而非少府内帑下场?答案很简单:铸劣币这事儿,不能由国家机构来干。尤其是有太祖高皇帝‘三铢铅制荚钱’的‘珠玉在前’,倘若汉家再发生一次官方铸劣币的恶劣事件,恐怕终汉一朝,天下百姓都不会再使用钱币了。甚至于中央政府的公信力,都会因此而遭受巨大的冲击。官方不能铸劣币,可吴王刘濞的劣币,又根本无法被良币驱逐出市场;怎么办呢?——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劣币对抗劣币。至于官方不能铸劣币,则被太宗皇帝以一个‘宠臣’作为棋子,轻而易举的化解。于是,邓通这个‘看似是私企,实则远甚于国企’的力量,成为了太宗皇帝破局的关键。在后世,绝大多数人都说:邓通可真垃圾;背靠天子支持,可谓是有官方在背后撑腰,居然才和偏居一隅的吴王刘濞斗了个旗鼓相当,搞出个‘天下铜钱,半邓半吴’的结果。这分明就是无能!但实际上,要不是有邓通这一手用魔法打败魔法,彼时的钱币市场,只会被吴王刘濞彻底垄断。众所周知:任何生意,只要是沾上‘垄断’二字,那就不再是一门简简单单的生意了。尤其还是货币垄断,更是与市场定价权、货币发行权,乃至于整个天下的商业环境直接挂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邓通此人,就算达不到‘国之功臣’的高度,也起码是于国有功的。明白了这些,再看邓通最终的结局,也就没人会觉得先帝老爷子,真是个心胸狭隘到极端的人了。——邓通于国有功不假,可过去这些年,流通于天下的劣质四铢钱,有一半都出自于邓通之手,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从国家层面上来讲,邓通铸劣币,自然是有功;但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官方不能铸劣币;同样的道理——任何铸劣币的人,官方都应该坚决抵制。所以,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吴王刘濞最终被认定的罪名,便有一条‘私铸劣币,扰乱天下币制,以权谋私,荼毒天下苍生黎庶’。这条罪名,甚至比起兵谋反都还要更重、还要更该死!既然吴王刘濞——身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