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70章 墨家的覆灭历程(2/5)

第470章 墨家的覆灭历程(2/5)

君,创造结识天下豪杰,接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的机会。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刘荣小小动了一下指头,便让自己的太子私苑:博望苑的人才储备库,多了几名‘堕落的墨者’。之所以说是堕落的墨者,自然是因为作为墨家成员的墨者群体,向来都是不怎么刁权贵的。——屁股决定脑袋嘛。墨家学说,本身就是以最底层、最穷苦的普罗众生,来作为学派的根基和基本盘,整个学派的追求,也都是为这些苦命人追求更好的未来和明天。自然,对于刘荣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肉食者’,墨家就不可能有好脸色。但好在墨家,和四分五裂的儒家一样:其内部,也同样不是铁板一块。儒家,是按照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中,除失传的《乐经》外的五者为基础,分成了五大流派。而在这五大流派下,又各自分成了小的学术分支。比如《诗经》一派,分为齐诗、楚诗等地域性分支,乃至于元王诗这样的个人分支;《周易》则是因为传承艰难的缘故,直接按照治学者个人,分成了田氏易、周氏易等。《春秋》那更是不必赘述:有谷梁、公羊、左传这三大代表性流派,以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分支。甚至于,《春秋》这一大流派下的小分支:公羊,都因为胡毋生、董仲舒师兄弟二人的理念相左,而再度分化为了‘春秋注我’和‘我注春秋’两个派系。就这样,原本属于同一学派的儒学,便此分成了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这五大分支,乃至更细致的数十个小流派。作为千百年来的死对头,墨家内部的分裂,也没比儒家好到哪里去。——最初,是在战国初期,墨家内部三分,曰:相夫氏,相里氏,邓陵氏。说白了,就是有这么三个人,各自带走了一部分骨干,去往了不同的地方开枝散叶,导致墨家自此分裂成三部分。其中,邓陵氏入了楚,逐渐朝着游侠的方向发展。相夫氏入齐,则偏重于墨家‘善辩’的特性,朝辩论家的方向一路狂奔。唯独剩下个务实派:相里氏,于商鞅变法之后入了秦,凭借墨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投身于器械制造、科学研究当中。要说这三派,是否就此分道扬镳,成了三个不同的学派?倒也不是。说起来,这三个流派的学术理念、最终目标,依旧是墨家最开始的:兼爱非攻。只是在达成目标的方式上,三者采取了各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邓陵氏入楚,认为和平就应该是行侠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