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铺垫(2/5)
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已经都出版了,《军地两用人才之友》还得等二十来年才面世,时间稍微长了点。回到办公室,唐植桐先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了一下,忙完才给自己倒上杯水,打开《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看了起来。这本书不厚,108页,印刷数量却足足有20万册,而且后面还会增补、加印。唐植桐看的津津有味,这是他的短板,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本书虽然页数不多,但内容很详实,包括战斗准备、战斗动作、战斗勤务、夜间教育、行军住宿、歼灭空降特务、射击原理及及原子、化学武器防护等内容。这要是放在非洲那地方,妥妥的宝典,就是放在国内也是增加武德的存在,有力的助长了起风后彰显武德的气焰。一说到原子、化学武器防护,不少人都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没那么远。按照时间顺序,最开始是小本子的731,也最让人恨之入骨的,然后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光头和丑国都对我军使用过化学武器,再后来嘛,据说是各种肺炎及埃博拉。鉴于实际需要,所以解放前的时候,我党就开始培养“化学兵”。1950年11月成立军属的化学兵学校,地址在川蜀江津县。1956年1月1日,在四九城正式成立军属防化学部,注意,是“防”,预防的防。想到这,唐植桐想起了一档子后世解密的迈瑞卡档案,他们在1956年的6月制定了一份名为《1959年原子弹研究要求》的文件,在长达800多页的文档中,对“三年后(也就是1959年)极有可能发生的核战争”进行了评估,并给出详尽的作战方案。在这份文件里,有数量高达1200个的核打击目标,甚至详细指明了投放核武器的具体地点,以便在可能发生的战争中先发制人。中国有117个城市被列为了目标,并被划分了原爆点,共870个左右。唐植桐觉得这两个时间并不是巧合,因为我们在那边有个姓金的前辈,让人扼腕的是在80年代被叛徒出卖,用强大的意志力靠一个黑色塑料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叛徒眼下还只是个跟凤芝差不多大的孩子,但家住史家胡同,家世显赫,属于名门望族,家族在全球内开枝散叶,非常的厉害。建国之初,咱们头上就一直笼罩着“核讹诈”的阴影,跟北边关系好的时候,有老大哥护着,现在谈崩了,就得有预防措施。不仅仅是演练三防,地铁也是此时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