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家父李隆基> 第二百四十一章 前因后果(1/7)

第二百四十一章 前因后果(1/7)

    历史上,今年与吐蕃的这场大战,石堡城确实是丢了,是盖嘉运丢的,而且很多年之后才拿了回来。但因为李琩的缘故,有些局势发生了变化,这次轮到皇甫惟明丢了石堡城。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错不在藩镇将领,而是吐蕃这一次确实太凶猛。开元十八年五月,吐蕃遣使致书求和,与大唐订立了赤岭之盟,后世称之为舅甥之盟,因为尺带珠丹的称臣表是这么写的:“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尺带珠丹将吐蕃与大唐边境的不断交恶,归咎于边将交构,还说屡次写信都被边将扣下了,他说的这个边将,是他自己的边将,可见也是一身甩锅的好本事。这老小子跟基哥一样,已经集权了,他的边将不可能不听话。那么舅甥之盟过后,吐蕃韬光养晦,继续向大唐纳贡,国内锐意发展兵农合一的制度,如今已见成效。正如信安王李祎对李琩说过的那样,现在的吐蕃跟以前不一样了。也算是师唐长技以制唐,官制军制的相继改革,吐蕃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军事实力暴增之下,野心自然也随之暴涨。盟约为吐蕃和大唐带来了长达七年的和平,这期间,只有小打小闹,没有出现大规模争斗。直到五年前,吐蕃七年之积攒,终于到了一个发泄的时候,但是他们不敢直接跟大唐较劲,而是打算向西发展。那么向西的话,是肯定绕不开大勃律国和小勃律国,这个地方就是后世印巴冲突核心战略所在的克什米尔地区。但是这个地方是向大唐称臣纳贡的,所以吐蕃强攻之后,大勃律国第一时间请求大唐出面调解。李隆基自然发文吐蕃,令其立即撤兵,吐蕃那一次没有搭理他,而是一鼓作气拿下大小勃律,小勃律王苏失利之被迫臣服吐蕃,迎娶吐蕃公主为妃,致使西域二十余国成为吐蕃臣属,直接侵犯了北面安西都护府的利益。也就是说,吐蕃这一战过后,将会与安西在西域发生直接冲突,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李隆基当然非常震怒。但是两国外交是大事,他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挑起战事,而是派赵惠琮与诲偕前往河西,询问节度使崔希逸具体情况。但是历史记载,他派去的那两个人直接矫诏令崔希逸袭击吐蕃,崔希逸不敢违令,南下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