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朕就是万历帝>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2/3)

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2/3)

架阁库文档可查到,淮安清江浦船坞一艘漕船的打造成本为105两银子,如每年需要替换2000艘漕船来算的话,每年造船成本约为21万两白银。这还是明面上的,每年各地临时征用为漕运服役的百姓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上百万啊,又损耗了多少钱粮民力?”郑洛、萧大亨等人听着朱翊钧算“经济账”,很是好奇。大明朝治政,从来没有这么算过,也没有算得这么详细。李贽却十分激动。这才是真正地为国理财啊!每一文、每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才能把占用的民力,算得明明白白。国家财政度支稀里糊涂,吃大亏的是老百姓。“漕运就只有这些成本吗?不够的。还有一项大头,那就是每年定期疏浚运河河道,以及治理黄河和淮河。黄河难治,淮河更难治。本殿查阅过户部、工部架阁库,我大明需要每年耗费六十到一百万两银子用于治河和疏通运河河道。要是遇到大洪灾,那就是个无底洞。还有两千里运河,数以百计的闸口,水渠等设施,每年需要保养,又是一笔费用.”朱翊钧把手里的抄件放到桌子上,开始脱稿发言。“本殿让统筹局会计处初步算了一下,漕运每年的成本费用。更换漕船的造船成本,每年二十一万两银子。治河以及疏浚河道费用八十万两银子。维护两千里运河各项设施,官吏粮饷,每年支出钱粮一百六十万两银子。十二万漕运卫所军士,每位运军需要支付月粮三石,每年钱粮需要支出二百六十万两银子。这些都是大头,其它看不到的,以及太细的,我们暂时不管。可光这些明账上就支出了多少钱粮?每年需要支出五百二十万两银子的钱粮,才能维持这条运河正常运作。五百二十万两银子的钱粮啊!”朱翊钧的帐算得众人坐立不安。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五百二十万两银子的钱粮,比九边粮饷还要多,又是一个无底洞。朱翊钧拍了拍桌子上的抄件,“好了,我们算了运河支出,现在算算它带来的好处。按照定制,漕运每年需要往京师运四百万石粮食,还有其它丝绸、棉布、茶叶等各种生活物资,不计其数。说实话,价值几何,本殿也算不出来,但是整条运河对于北方,以及九边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可问题在于,漕运积弊重重,效率低下。湖广、南直隶淮南淮北以及江东的粮食,转运到运河,再行北上。有的远至千里,路途遥远,耗费巨大。治国施政,如何体恤民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