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朕就是万历帝>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笨蛋,因为读程朱理学能当官啊!(1/3)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笨蛋,因为读程朱理学能当官啊!(1/3)

    一念堂在西城。离西安门不远,以前广济寺改建的。嘉靖帝崇道抑佛,佛门日子不好过,广济寺迅速败落,然后顺天府把里面所剩不多的僧人,迁到护国寺,广济寺就空出来。南宫冶奉朱翊钧之命,建一念堂,转了一圈,选中了这里。当时顺天府尹是王国光,顺手就拨到统筹局名下。宋公亮早早地就带着锦衣卫和勇士营的人,把一念堂隔着三条街开始戒严,护得水泄不通。朱翊钧知道自己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也了解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习惯,早早地就做好了防范措施。还有太医院,重灾区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今的医生,属于士林儒生一伙的,关系密切。人心难测,明朝不少疑案就是他们做的,皇室的婴儿存活率,居然比民间还低。说不过去啊!自己交代黄锦和杨金水,悄悄组建直属自己的“医保小组”。他们派遣东厂番子,以及通过各商号的关系,四处寻访名医。而今大明,李时珍以药出名,万密斋以医出名,医药界双子塔。统筹局暗中组建了惠民药局,延请李时珍及其弟子。一是提供钱财,支持他们继续编写《本草纲目》,二来鼓励他们研制中成药。中成药,是个好东西啊。万密斋也在湖广,现在居于罗田县,精通内、妇、儿各科及养生之学,尤以家传儿科和痘疹著称。统筹局暗中组建济世医馆,把万密斋及其弟子请到了京师,坐馆开诊。同时惠民药局和济世医馆,各有一个研习所,算是专工药科和医科的学堂,悄悄培养自己的医药人才。杨金水前些日子来信,说他在上海,给自己招揽延聘了两位大食医生。这时自己才想起,此时的西方医术,还处在黑暗愚昧阶段,是不是已经看到一丝丝光,还不清楚。但是阿拉伯世界的医术,从九世纪开始就绽放光芒。洪武十四年,国朝还翻译汇编了一本《回回药方》。内部的医生大多数靠不住,自己可以在培养的同时,引进外援。坐在轿子里,想着这些事情,朱翊钧很快来到了一念堂。跟李贽走进寺门,前堂里立着一块碑,上书一行字。“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状元阁老李春芳题写的。这里就是朱翊钧通过统筹院组建的抚孤院。这里的孤儿来自两方面,一是从两都十三省统筹局成立的抚孤堂选出来的孤儿,有两百余人。二是从九边、剿倭战事中阵亡官兵遗孤中选出的孤儿,大约三百余人。都是八到十二岁的男童。“列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