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笨蛋,因为读程朱理学能当官啊!(2/3)
有教官喊着口令,五百童子少年,迅速地集合在大院空地里。他们穿着青色箭袖劲服,扎着腰带。头上包着布,脚蹬抓地虎,精神抖擞。“一念堂学生,拜见山长!”五百学子,拱手长揖,齐声高呼道。朱翊钧也正式回礼:“诸位!”五百学子,马上站得笔直,如同一排排小白杨树。“你们身世坎坷,却没有自暴自弃,努力奋发,继承父辈遗志,学文习武,誓做大明栋梁。上报君恩,光耀祖先。”朱翊钧上来先给大家勉励一番,然后站在台前,身后有几车新衣衫和鞋帽。五百学子排着队,一一上前,从朱翊钧领过一套衣裤鞋帽,大声道:“谢太孙殿下衣食!”施完恩,学子们各回各的教室,开始分科学文习武。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在一念堂司业、教习长等人陪同下,视察了宿舍、食堂、澡堂、图书馆这一套下来,居然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一行人来到一间课堂,李贽正在里面慷慨陈词。朱翊钧挥挥手,示意大家都退下,他从后门进去,冯保连忙拿了一张凳子,在后面靠墙处放下。朱翊钧坐下,倾听起李贽的讲课。“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李贽又在宣扬他的童心说。嘉靖四十一年,父逝、子亡、两个女儿饿死,李贽遭遇一系列的人生不幸,思想开始向阳明心学转变。此时的大明,阳明心学是显学,前兵部尚书聂豹,是阳明公的亲传弟子。而聂豹的弟子,是徐阶。但是李贽的心学,相对与偏向于保守虚无的主流阳明心学而言,更加激进和务实,所以历史上他的学术被主流所抵制,著作被多次禁止焚烧。讲完童心说,李贽话题一转,讲起他对经济方面的认识。“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这个课堂在座的,是走武举路子的童子少年,于是李贽大声疾呼:“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盖有所生,则必有以养此生者,食也。有此身,则必有以卫此身者,兵也。故务农讲武,不可偏废。”最后,他大声说道:“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