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西苑第一诗人(3/4)
玉熙宫,朱翊钧驻足看了一会。明朝建筑沿袭宋朝风格,喜用木料。朱翊钧觉得很不好。中原、湖广、东南的大木料被砍伐一空,再想获得合格的木料,就只能往偏远地方走了,耗费太大了。现在东北和南海被收入大明版图,两处地方木材丰富,但是大明要大兴航海,广造船舶,需要大量的木材,必须改变建筑习惯,弃用或少用木材。木制建筑还有其它几个问题,一是不能修高,修到四到六层楼,就达到了极限。二是木料风吹雨淋,又容易被虫噬鼠咬,腐败朽烂,保质期不长。三是容易起火,劈个雷,点个蜡烛,生个火炉,一不小心很容易就着火,一起火就是火烧连营,非常难救。现在自己研制出水泥。石块奠基,钢筋混泥土做框架,周围堆砌青砖,简单快捷,造价还相对低。玉熙宫,还有北边的清馥殿,要改造成砖石木混合结构的宫宇建筑。经过这两个试点,西苑的内乐安堂、司礼监经厂、西酒房、西花房、洗帛厂和赃罚库全面推平,重建为砖石钢筋混泥土的建筑。朱翊钧站在林荫道上,眺望西边改建的玉熙宫和清馥殿时,与他隔湖的琼华宫东侧门,悄悄钻出三个身影。借着花草树木的掩护,躲过巡视的净军,往来的内侍和宫女,很快就从东边广寒桥来到了湖东的林荫路上。三人悄悄躲在一处隐蔽的假山后面,窃窃私语,商议着事情。“.你真得确定在北面的内校场?”“肯定在的,我消息灵通!”“可我听说内校场很大,里面除了有一个很大的跑马场和演练场,还有马厩、兵甲库和草料房,不好找。”“怕什么,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找就是了。”沉默了一会,其余两人似乎相信了,达成了一致,正要开口,突然那边转过来一队巡逻的净军。净军在一位御马监典簿的带领下,身穿软甲,佩刀持枪,列队走过来。三人连忙闭嘴,背部紧紧贴着假山,屏住呼吸。以前禁内净军是苦役,由获罪内侍充任,专门做苦力杂役。朱翊钧成为世子,入西苑陪伴皇爷爷。请得嘉靖帝同意,改制净军,由御马监管理,选用健壮勇武内侍充任,提高待遇,每日操练,宿卫西苑。隆庆帝即位后,又接管紫禁城诸门关防,日夜宿卫帝后安全。等到这队净军离开,三人弯着腰、蹑手蹑脚,快速离开,继续借着树木花草的掩护,向北潜行。在雅园,三人差点被从园子里出来的一队洒扫内侍撞破。幸好带头人机警,听到脚步声,马上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