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明工商联(2/5)
大家大把大把地赚钱,在其它方面也是无往不利。具体的太多了,反正就是在办实务这一块,碾压只会治经义的那帮旧派士子。看着众人的眼睛越来越亮,杨金水也知道大家都想明白了,继续说道。“诸位,皇上励志图新,改革新政,意欲强国富民,中兴大明。强国富民,大家这几年也看得清楚,无非就是兴办实业,振兴经济。这些都是我等的拿手好戏啊!我们为何能遥遥领先?就是学了皇上的点金术,科技。既如此,为何我们不扬长避短?以科技去胜经义,以务实去胜务虚,以实干强国去胜清谈误国。”众人眼睛越来越亮,各个都跟十五的月亮一样,周慕贤更是情不自禁地点头,“啊,对对对!”大家心里都有底了。皇上的国策是强国富民,那大明治内,强国富民的本事我们说第二,谁敢称第一?那些只会风花雪月、夸夸奇谈的儒生名士?那些开口闭口德治仁政、却不辨菽麦的正人君子?我们学会了皇上私下传授的点金术,掌握了科技,也在这几年验证了它的强大。那么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绝对优势,大力推广科技。不仅用它赚大钱,还让国库充盈、百姓丰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我们充分把优势发挥出来,肯定能把传统保守的那伙人打得节节败退。等到我们这些新兴势力掌握了大明经济命脉,扶植培养出来的科技务实人才成为大明官场主流,那我们荣华富贵就能世代相传了。但有识之士也认识到困难所在。“杨公公,可现在科试还是以四书五经和道德经义为本。虽然现在有吏员招录考试,可是起点太低,正途还是会试啊。而会试还被他们把持着,源源不断地选拔旧派人才,充塞朝堂,把持朝政,我们也无可奈何。”杨金水缓缓说道:“诸位,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以前从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他们死死地把持着,一点缝隙都不留。皇上借着官制改革,补录吏员,以及安置诸藩宗亲的机会,开设了吏员招录考试,撕开了一道缝隙。我们都看过日出,最先是天地黑漆漆的一片,艰难地撑开一道亮光缝隙,这道缝隙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最后红日喷薄而升,天地间一片光明。”杨金水的话让众人听得更加有信心。“内阁总理张元辅的新政改革,咱家知道一些。其中乡试将和吏员招录考试合二为一,每年举行一次,由礼部轮流派员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员监察,各省布政司协助考试。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