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明门东会堂开会(3/4)
今天更好,好好多好多倍。”董理看着俞巧莲,听懂她话里的意思。“阿莲,你真的决定了。”俞巧莲没有回答,只是继续说自己的想法,“舅舅,我除了会背戏本,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我感觉得出,皇上在开天辟地,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他要摒弃一切不该有的,建立一个全新的,嗯,章程啊,秩序什么的。大概就是这些。舅舅,这是我们大好的机会。”董理往座椅上一靠,幽幽地说:“阿莲,我活了四十多年,懂得一个道理,你得到了什么,必定要失去些什么。”马车沿着正阳门大街,穿过正阳门,来到很快来到大明南门。马车没有特别通行证,根本进不去,于是沿着西江街向西走,再拐到时雍东街向北,来到西长安街向东走。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与承天门只隔着一条长安街的大明北门。吴兑接任顺天府尹后,觉得朝廷有司经常去南苑畅意馆开会,有失体统。毕竟南苑被定为京师娱乐休闲区。有司官员去那里开会,文恬武嬉,太不像话。于是他找到内阁和戎政府,说服了张居正和谭纶,又说服了海瑞。然后拟定一份奏章,希望以大明门为中心,扩建一个“中央行政区”。规划是西江米巷和东江米巷扩建为贴着内城城墙的两条街道,以正阳门为界分西江街和东江街。收购西江米巷和东江米巷以北,戎政府和内阁办公区周围的房屋,有了空间,就开始扩建改造。靠着长安街修建两个大会堂,东西会堂。往南边修建两个大行政区,东区和西区。东区为内阁和都察院。西区为戎政府、锦衣卫和宣徽院。合理规划,全部按照新式建筑来设计和修建。全部修建六层楼高的办公楼,按部、寺、府单独设计不同部门的办公楼大体相同,但外形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只修六层楼?因为隔着长安街的宫墙有十二米高,城楼屋顶有二十七点五米高。再如何臣工的办公楼怎么能比皇上的宫殿还要高?原本设计院是按照十米来设计的,被朱翊钧驳回,改为十八米。相隔一百多米的距离,十八米高建筑物跟十二米城台和二十七米高的城楼比,还是矮了一头。大明门行政区规划呈到西苑,很快就被朱翊钧批复,开始动工。万历六年后,大明很少对外大规模用兵,大部分精力在进行艮巽洲开拓,以及稳定西线。军费开支减少近半,有钱来搞这个大工程。吴兑修了两年,调去任东海总督,南宫冶接着修。修到万历十年,陆续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