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当然(1/4)
标准时间上午十点四十分。火车准点缓缓驶进天津站。自从有了有线电报,客货火车驶过一个站,该站的调度室马上通过铁路专用线路,向后方车站发送信息,瞬间即到。没错,目前大明电报线路有两套。一是兵部直属电报局的有线电报线路,二是铁路总局自己内部线路。民用的铺设在铁路或直道边上的木杆子上,铁路内部铺设在路边的水泥管子里。线路和电源各自独立,互不干涉。当初是朱翊钧力主推行,反驳了一些大臣“浪费”的理由,坚持这样做。首先避免民用和铁路专用互相抢线。第二确保有冗余和备份。万一民用的出问题了,铁路的还能用。反过来,铁路的出问题,民用还能应急。铁路有了有线电报后,调度水平马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准点率大大提高。再说,这是皇上的专列,京畿局拼尽全力也要确保安全准时。河北巡抚梁元宝、布政使李泗在站台上迎接。梁元宝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商贾之子,最早跟着其父做生意,最早一批投奔杨金水,是胡如恭、潘应龙、刘禹浦同一拨。只不过他仅仅只是一名监生,资历和学识方面差了不少。不过勤勉用心,跟南宫冶差不多品性,执行力强。一路走来,开始被胡如恭请来担任自己的副手,帮助自己搞活河北的经济。现在终于成了封疆大吏,河北巡抚。李泗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也是李贽比较早的弟子,几经磨勘,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南巡方案是冯保、杨金水、宋公亮、刘义一起制定的。他们正月间就乘坐火车南下,一站站实地秘密勘察,拟定了三套方案,每一站有三个备选“行在”,最后由朱翊钧确定。朱翊钧把梁元宝和李泗叫到车上,细细交谈了两个小时,留他们一起用了午膳。下午一点,小憩一会的朱翊钧带着朱轩妮四人,还有张四维等随员,在梁元宝和李泗的陪同,开始视察。第一站是天津暖水瓶厂。朱翊钧巡视过三次滦州,最远的是万历八年,沿着刚修好的秦沈铁路去了沈阳。先沿着着沈吉线(沈阳到吉林)修好的西段巡视了抚顺,又沿着沈金线(沈阳到金州)修好的北段巡视了鞍山。那是内阁在万历五年后,大力开发的以抚顺、鞍山为煤铁基地,以地处两者之间的沈阳为制造中心的大明第二个重工业基地。内阁自张居正以下,也多次巡视过滦州、天津等地。早就有一套完整的接待流程。朱翊钧一行穿着简便衣装,或资服,或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