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丰收之时,囤粮太仓!(2/6)
功不可没,你想要什么赏赐?”】
【那黝黑老农闻言,连忙擦了擦手上的黑泥,连称不敢:】
【“不,不,不!】
【“陛下已经给予老农的够多了。”】
【“我们家从太爷爷那一辈起,就是田里生活的人。爷爷是大户的佃户,父亲也是也是佃户,差一点媳妇都没取上,到了我这一代,竟然被封侯,这简直是祖坟冒青烟!”】
【言语间,老农黝黑的脸庞上流露出惶恐与自得之色。】
【多少男儿,千里觅封侯!】
【一个田间老汉扛着锄头,在烈阳高照下,竟然做到了。】
【你点了点头,语气温和道:“那就为你著书立传,将你的农事经验悉数记载,让你之名,流芳百世。”】
【老农一听,激动得浑身颤抖,尤其是“流芳百世”这四个字,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连忙跪下,声音哽咽:“多谢圣上隆恩,老农此生无憾了。”】
【“去忙吧。”】
【张种本就小心谨慎,见在场都是大人物,更是不敢怠慢,如芒在背。】
【听到你的吩咐,他连忙告退。】
【封海平适时递上了这几日太仓记录的折子,粮食总量八万石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而且还没有完全统计上来。】
【打仗尤其是远征,最考验的便是后勤。】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此言非虚,若要举十万之众远征,便需先有七十万家百姓停止农业生产,专门供给军需。】
【因为运粮的人和牲畜在路上也要消耗粮食,还要准备好返程的口粮。】
【一个民夫,推车装上粮食,来回都是消耗粮食,剩余的部分才能供给前线的士兵。】
【一个民夫能送到前线的粮草是极其有限的,大约二十多人做运粮的民夫才能供的起一个前线士兵的粮食。】
【所以战争最终打的就是,人口战和经济战。】
【好在,如今在这场丰收之后,加上原本就有的存粮、牛羊牲畜,以及博州丰富的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