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祭天告祖,正式立储!(3/4)
朝中大臣,恐怕没有能及得上这两人的。”“你有识人之明,这很好。”“但是,你要记着,刀太过锋利,不仅会伤人,还会伤己。”“太过于厉害的人,你可以用,但一定要小心驾驭。”“对其有疑虑之时,便当杀无赦!”“千万不可养虎为患。”朱元璋告诫道:“治理天下,当然需要人才。”“但又不需要太过于厉害的人才。”“中上之姿,便足够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初咱打天下的时候,自是需要像刘伯温这样顶尖的人才。”“但如果今天再让咱碰到像刘伯温一样有才的人,咱不仅不会用他,还会杀了他!”“你明白咱的意思吗?”朱允熥愕然。旋即明白过来。君主与大臣,既是相辅相成,彼此间又有着矛盾和斗争。正如君权与相权的冲突一样。如果大臣的能力太强,而君主的能力太弱。主弱而臣强,臣子就会夺走帝王的权柄。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大多数并不是底层百姓造反,推翻了朝廷。而是权臣取而代之,建立新朝。身为帝王,对此不得不防。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人,并不是能载舟覆舟的百姓,而恰恰是皇帝,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人。这还是老朱看到他能力足够强,能驾驭杨士奇和姚广孝,才允许他继续使用。要不然,只怕老朱就得自动手将他们都杀掉了。由此观之,历史上的朱允炆,登基后便面临着朝中无能臣,也无良将的局面,可以说都是老朱一手造成。只不过,老朱千算万算,最后却没有算到,失去能臣良将辅助的朱允炆,会废物到那等程度。竟然让朱棣造反成功了!如今朱允炆被关押,大明江山将交付给朱允熥,他展现出了超强的能力。也极大的降低了老朱对臣子的戒心和杀意。“明白!”朱允熥笑道:“皇爷爷尽管放心,杨士奇和姚广孝并非开国功臣,在朝堂上的根基很浅,能力虽强,却也没有造反的能力。”“孙儿我也不会让任何人大权独揽,会千方百计平衡他们的权力。”老朱是年龄越老,疑心越重。他只能稍微解释一二。“这倒也是。”老朱笑道:“你心里有数便好。”“为君之道,首在用人。”“人心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东西。”“今日的忠臣,明日便可能是反贼。”“你对此不可不察。”叮嘱了几句后,老朱牵起他的手,道:“咱当初在庙里做过和尚,亦是佛门弟子。”“今日便在佛祖面前,正式许你为皇太孙!”“大明江山,从此便托付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