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韩世忠:我们快找个人替鹏举背锅吧!(2/3)
近之士,识与不识,成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立可致,生民成被其泽。”正是因为有了这尊道德金身,他才能在神宗继位之后,跳过了无数环节,仅担任不到一年的翰林学士,便直接拜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所以,在大宋朝,如果一个人有了道德金身,是真的可以一步登天的。但相对的,如果一个人道德上有瑕疵的话,那也同样意味着一个人的前途彻底断绝。大宋朝无数因为私德有亏被罢免的官员,就是例证。如果仅仅是屠城这个事情,就算坐实了,岳飞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被治罪。但是,这个事情一旦坐实,岳飞就会被他们贴上一个心狠手辣、不恤黎民的标签。一旦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就意味着岳飞在道德上有了瑕疵。有了这个瑕疵之后,他们就可以以这个为突破口,再往岳飞身上贴更多的标签,最终把岳飞塑造成一个私德有亏的小人。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官家有了一丝丝的松动,迎接岳飞的马上就是罢官免职,甚至是牢狱之灾。这才是他们这一招的凶险之处,也是主战派众人担忧的真正原因。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把目光看向了站在前面的赵鼎、张浚、韩世忠、刘光世四人。岳飞现在不在朝中,他们四个就是大家的主心骨。可是这四个主心骨,也跟他们同样手足无措。四人打了半天的眉眼官司,见还是没什么头绪,韩世忠低声说道:“要不然,刘胡铨或者刘大中来背这个锅?”听以韩世忠的意见,赵鼎微微摇了摇头。“只怕是不行!”听见赵鼎说不行,韩世忠一下子就急了。“这两个混蛋,也不想想有了鹏举的举荐之后,他俩都受过多少次嘉奖了。只要他俩把这个锅背下来,把鹏举给保住了,就算他们被贬官,将来不还有希望再回来的嘛。”听完了韩世忠小声的牢骚,赵鼎人都无语了。“良臣这是关心则乱啊。他俩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需要给鹏举背锅的话,他俩肯定抢着背。老夫说的意思,是鹏举他自己肯定不会愿意啊。你见鹏举什么时候让下边的人替他背过锅?”赵鼎这话一说出来,韩世忠一下子泄了气。“哎,还真是啊!那现在怎么办?咱们绝对不能让他们把这盆脏水泼到鹏举身上。一旦被泼上了,鹏举将来拜相的路可就断了啊。”韩世忠这句话,让赵鼎好想送他一个白眼儿。良臣啊良臣,现在秦桧被降成了副相,满朝就我一个宰相了。你当着我的面儿,说鹏举拜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