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能理政,擅北伐,会写出师表,就是宰相的标准!(1/3)
朕不把他们流放了,难道还让他们在京师里浪费粮食吗?刘禅这句话说的理直气壮,以至于秦桧都已经不想说话了。官家您要这么玩儿是吧?平时大臣们可没少挑您的毛病,甚至口水喷您脸上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你都呵呵一笑就过去了。现在倒好,一有人弹劾岳飞,您就直接把岳飞和您的脸面挂钩了。只要没参与这件事儿的人,谁敢弹劾岳飞,那谁就是坐视您被人打脸?可是,您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那是我们不愿意参与吗?是您根本不让我们参与好不好?军事决策,那都是您跟岳飞两人定的。呸,说您俩一起定的,这话都亏心。那不就是岳飞在前面先干活,您在后面跟着补手续吗?还有那粮草转运的事儿,如果臣记得不错的话,是上一次岳飞出征的时候,推荐了由张浚负责转运粮草的吧?结果呢?您就认准了张浚了,说啥都不换。咱大宋的转运使他是个临时差遣啊,可他张浚现在都成了常驻了。自从他占住了转运使的活之后,我们都好久没见过大宋的粮草长啥样了。转运粮草这种肥差谁不想干?可是,我们现在能挨得着吗?秦桧的心里真是有无尽的委屈想要诉,但严峻的形势告诉他,必须要转变策略了。要不然,一切都完了。于是,他强行让自己挤出了一个笑脸儿。“岳飞能得官家如此维护,我们都感觉到与有荣焉。但为了官家,为了大宋,臣还是要说,朝廷就像是一艘精密的大船,想要平安的航行在海上,需要各个部分密切的配合。无论是哪一部分出了问题,最终都会影响这艘船的安全。所以,臣以为官家不能只看到其中一部分位置的价值,而忽视了其他的部分。而且,臣以为他们弹劾岳飞,其实也是为了他好,还请官家明鉴。”秦桧这话说的刘禅真迷糊。弹劾岳爱卿,是为了岳爱卿好?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怪呢?但秦桧的表情太过真诚,一时间让刘禅也搞不清楚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他便问道:“秦副相,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们怎么为岳爱卿好了?”听到刘禅的问题,秦桧的嘴角不由的微微翘起。只要能把对方带入自己的节奏,一切就好办了。于是,他并没回答问题,而是反问道:“官家是不是准备在将来,拜岳飞为相?”秦桧这个问题,算是一下子搔到了刘禅的痒处。朕岂止是准备将来拜他为相啊。朕现在就想让他立刻,马上回来当宰相。岳爱卿擅长北伐,他要是再当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