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子牙弃官》(1/7)
除了张刘两家对付朱家的手段,还有一个情报。张世勋之父张贤易,考满升迁,已经从归德知府升为山东按察使,正三品大员。明朝知府升迁,多是从三品的布政司参政,或者从三品的盐运使。连升两级到按察使的不是没有,但是不多。张贤易是二甲进土,曾经当过御史。他不是从知县做起,而是在都察院观政后放了监察御史,又做按察金事,再升知府。监察官员出身,本就起点高。又是二甲进士,从知府连升两级任按察使也属于常例升迁了,并不奇怪。按察使作为三司使之一,乃是方面大员。幸好张贤易是山东按察使,鞭长莫及,管不到南京的事。不然的话,要反制张家就难了。其实,宁采薇早就在布置对张丶刘两家动手。早在一个月前得知张丶刘两家阻止朱家招工丶威胁乡民应募时,宁采薇就在秘密安排了。和朱寅的特务手段不同,宁采薇的手段多少带着一股商业的味道。今年三月,她就请田义写了一封信,送到遥远的陕西给周家人,希望购置周家在青桥里的五百亩地,价格还高于市场价两成。田义信中说,如果周家不愿意卖地,那就置换。田家在关中有地,可以拿出一块,置换周家在青桥里的地。面子和里子,都给了周家。周家绝不可能驳了田义的脸面,不会考虑太久。所以这五百亩地,宁采薇完全有把握拿下来。周家全家搬到陕西多年,回到南京的可能很小。不出所料,周家人也快到南京了。等到周家派来的卖地人一到,朱家就再也不是租客,而是这块地的主人。那麽,张丶刘两家藉助周家退租赶走朱家的伎俩,也就不攻自破。等到他们派的人到陕西找周家,这块地早就改姓朱了。至于应天知府,他不贪赃枉法也就算了。要是他接受两家贿赂对朱家动手,那麽在他下令拆除朱家厂房之前,他自己的乌纱帽就难保。便宜姑父以南京守备厅的名义下一道命令,应天知府就会被停职待参。到时最轻也是降级调任。宁采薇第一时间就招来了张柱,做了一番安排。张柱又去找白莲教的龚纠,一起去了镇江。两人不是想联络镇江流民来朱家乞讨乞食麽?就让他们来乞讨!来青桥里吃大户!接着宁采薇取出一个秘密簿子,翻开之后看了看,又叫来康熙。「海商的事情布置的如何了?」宁采薇虽然心中有数,可还是要再确定一次,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所谓海商计划,一个月就开始推行,现在也差不多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