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读者来信与印数稿酬(3/7)
是第一个看的,却意外错过了。
就像我们两个一样。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开解,赵瑞雪整个人也看开了许多。
“怎么这段时间没看到建军?”
程开颜抬头扫视了下院子里,忽然发现这几天院子里安静了不少。
“开会去了!昨个儿街道办的胡主任上门来了,说是要广大年轻人响应政府号召,要鼓励和支持知青参与集体企业,这下子院里的年轻人们都去了街道办开会去了,听说还有机会分到好单位哩!希望我们院儿里的年轻人都能分个好单位啊!”
王翠花这个碎嘴婆子,不等赵瑞雪回答,就迫不及待的喊了声。
说完,她也搬了个凳子坐在她家的盆前清洗着衣服,虽然低着头,但笑得跟个耐克标的嘴角硬是压不下去。
“那岂不是有班上了?”
程开颜眨眨眼,心中惊喜不已,四合院里总算安静了点。
就在这些日子上面宣布上山下乡终结之后,还要求各大工厂,单位必须发扬把待业青年“包下来”的精神。
职工子女中有待业青年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允许子女顶替父母的岗位,要是没有招工指标的,就采取招收长期临时工的办法。
各区县、各委办局积极落实“分片包干”政策,还兴办了一批集体企业。
这就是所谓的大集体。
其中街道办的大集体最多,运气好的进了小厂子当个工人,运气不好的就被分配到卖鞋子,卖雨伞,卖茶水,修自行车等等。
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也饿不死人。
不过大集体的地位低,远远比不上正经工人。
“是啊!大家伙马上都要有工作了……”
王翠花脸上带着笑容,随后话锋一转得意洋洋的说:“不过我们家王震最出息,他二舅前段时间不是送猪肉来了吗?看中了他,让他跟着杀猪去了。”
说到二儿子王震现在的工作,王翠花笑成了一朵菊花,满脸的喜气洋洋,这段时间的郁气都消散不少。
“哎呦喂~杀猪去了?那可老鼻子神气了!一般的工人都比不得杀猪匠啊!”
程开颜恰到好处的震惊,无疑让王翠花神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