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论文刊登与授予时间确定(2/7)
期刊在窗边的小架子上,数量少的可怜,只有七八本。
这一两年的数量加起来,也放了一两个书架。
“即便是大学,教学条件也如此艰难啊。”
蒋风教授叹息的摇了摇头,在小架子上拿起《北大学报》翻看起来。
细小的字体在暗淡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蒋风教授眯了眯眼,才在目录中看清晰了些,呢喃着论文名:“红楼梦,西方文学潮流……解构主义……”
陡然有几个字跳了出来。
“论儿童文学心理投射简论,程开颜?”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像阳光照在溪流底的鹅卵石上,忙记下页码,翻到那一页。
然后坐在窗边的凳子上,不顾上面的灰尘阅读起来。
心理投射?这是针对儿童文学的精神分析?
蒋风一边看一边思索着,很快开篇的第一句话映入眼帘:
儿童文学并不真正不服务于儿童,服务于成人。
儿童文学本质是成人对“理想童年”这一社会化概念的虚构投射。
“这……这!”
蒋风教授大脑飞速思索,头皮一阵发麻。
只觉这简短到只有几个字的句子,如手术刀切除病灶一般干净利落,精准直白。
让他无法思考曾经接受的那些儿童文学固有的概念。
例如纯真,天然,美好,纯洁……
这些与程开颜这番理论之间,形成了直接的矛盾与冲突。
儿童文学不服务于儿童?
他是成人通过儿童文学构建的童年神话?
儿童文学不是儿童的文学?
蒋风现在脑子有点乱,甚至连呼吸都粗重很多。
他内心的求知欲,疯狂催促着他继续往下看去。
论文中,程开颜化用了弗洛伊德的家庭罗曼史,指责成人在儿童文学构建缺失的部分来满足自身的欲望。
其中还涉及到拉康的“镜像阶段”概念。
分析儿童文学是成人对“理想童年”的虚构投射,儿童角色成为成人欲望及心理的镜像。
一晃一上午过去了,蒋风教授眉头紧锁,面色沉重的看着这篇名为简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