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谋(1/5)

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谋(1/5)

    义军在九江会师,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天下有识之士,都在关注接下来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义军胜,则大虞危。大虞拥兵上百万,那只是一个虚数。举国上下,真正能打的部队,也就那么三十多万。在前面的战斗中,还折损了不少,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从战斗力上来看,聚集在湖广地区的官军,相当于大虞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一旦战败,南方局势将无力回天。到时候叛军和北虏,将对大虞南北夹击。仅凭北方几个省的财力物力,撑不起这种规模的大战。短则一两年,长则七八年,大虞朝必然走向覆灭。官军胜,则义军危。天下最大的两股义军,楚国集中了全部的主力,吴国也抽调了三分之一的精锐参战。一旦战败,内部空虚的楚国,将无力抵挡官军收复失地的步伐。损兵折将的吴国,同样会陷入危险境地。纵使不被覆灭,战略空间也会遭到压缩。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会战不光是军事上的博弈,同时也是政治上的乱斗。大战的胜负,将直接影响人心走向。官军大胜,那么大家还是朝廷的忠臣,继续为大虞的事业奋斗终生。倘若义军获胜,那么投奔他们的官民,将出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长。往后攻城略地的难度,将急剧减小。搞不好大军还在路上,人家就开城投降了。武昌城。叛军不断逼近,作为主将的李牧,却没有如外界猜测的那样紧张忙碌。每天该干嘛,还是干嘛。除了例行关注叛军动向外,没有多余的动作,仿佛打定主意要和叛军打一场武昌攻防战。不过这种松弛,都是故意做给外界看的。军中内部又是另一番景象,各镇都在抓紧时间备战。固守城池,等着叛军过来进攻,实在是太过消极。拖死叛军,那只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消耗战往往都是两败俱伤,即便是击败了叛军,也会给朝廷造成沉重的负担。现在永宁帝放权,让地方衙门自筹军饷。那么这棘手的难题,就落在了勋贵系头上。持续作战,耗光了地方上的财力物力,纵使能够击败叛军,也无力进一步收复失地。从全局上考虑,李牧也不能放任最糟糕的局面出现。速战速决,不光是叛军想要的结果,同样也是他的目标。“叛军来势汹汹,两支叛逆居然聚集了足足六十万大军,着实是大手笔。要不然我把外派的部队先调回来,等打完这场战争,再去收复失地?”李原带着一脸愁容问道。如果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别说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