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大部分人的高考结束(1/4)
这抽凉气的声音还不止一个人,好像大家都被试卷上的题目给惊到了。方言带着好奇的心情,等着试卷发下来。很快他的试卷也到了。当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方言立马就展开审题。然后他就看到第一题,居然是作文,而且是分数占了八十分的大题。命题作文的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人称要求: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写作,不能将“我”扩大成“我们”,否则会偏离题意。时间要求:文章材料要跨越的时间需贯穿整整一年,从参考这一天往上推365天这一段时间内的事,而不能是其他任何时间内的事。题材性质与情调要求:要紧扣“战斗的”这一关键词,所选取的材料应体现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现出考生在这一年中参与各类有意义活动的经历与感悟,不能写成“颓唐的”“无所作为的”。方言发现自己居然还真押对过这命题,当然他用的是比较宏大的“我们”,而不是我自己。毕竟站在他的立场上,自己干的事儿那可就太多能吹的了,至少全国人民知道的就不少。这个题在人家眼里。可能感觉有些困难,但是到方言手里却直接开启了简单模式。所以他也忍不住抽了一口凉气。因为这80分,在他眼里就像是白送似的。猜测各种题型,结果到现在居然是这么个题目。方言有种蓄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早知道这么容易,自己还写那么多题型干啥?继续往下面题目看去,也是相当简单:只见剩下的就是两道答题,每一小题10分。第一题是分析鲁迅的在1934年9月写的《华夏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题纯属送分题,没有任何难度。第二题是要求翻译著名《孙子兵法》的节选。其实就是很有名的那段: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东西在后世简直就是被翻译烂了,各种历史里面,也是算是把这招套皮反复用,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反复咀嚼过无数遍。翻译起来当然是没问题了。“叮铃铃……”电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卷。不过这和之前任何一场考试都不一样,几乎全场的人都没有动笔,而是依旧在思考。因为开头的作文就像拦路虎一样,挡在了他们面前,如此高的分数让他们不得不聚精会神,想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