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陈光良的人品(2/6)
银行、环球集团,这三大体系的职员,整体收入都是非常高的,但加起来也就2000多名员工,当然不包括建筑工地的地盘工。在‘陈氏工业体系’中的几家企业——新丰纺织、合和拉链、荣昌重工业、华泰玩具、维他奶等,属于用工大户,差不多有六七千人,但是以最廉价的工人为主。50元一个个人,不包吃住,比比皆是。但实际上,陈氏工业也属于利润很低的产业,至少对陈光良来说。最后就是传媒业,时代影业和《东方日报》也养活着上千人。不过陈光良一般不把这两家企业归纳于家族企业,降低陈氏家族在两家企业的影响力,但又在背后控制着两家传媒机构。五大体系,就养活着1万人左右,背后就是1万个家庭。这还不算建筑工地的电工,如今三个大地盘在动工或筹备动工(平安银行、香格里拉饭店、时代影视城),保守也是需要一千多名工人。而靠陈氏企业吃饭的人,例如码头上的工人等,也有不少。“哥,怡和准备在两周后,拍卖三艘5000吨的二手船,正是我们当初卖出去的那三艘加拿大制造的。”陈光聪来到办公室,汇报一个让人错愕的消息。当年,陈光良凭借那六艘船,叱咤华夏沿海航运,不过在抗战期间,陆续卖给了怡和、太古。“怡和居然在卖船!”“嗯,现在内地封锁沿海和内河,虽然保留了一定的贸易,但毕竟业务锐减。怡和、太古都准备卖船,毕竟这远东的航运业已经萧条起来。”陈光聪说完,关注者大哥的表情。陈光良随即说道:“嗯,他们减船,我们自然要加船。加拿大造的这几艘5000吨货轮,目前也就三十年的船龄,其性能我们是知根知底的,是个不错的船只。两周后,你去看看,能买下来就买下来。另外,我们最近开始筹备‘海员培训班’,招募中高级海员,至少要准备10~15艘船的远洋大船的船员。”远洋大船,怎么也需要3000吨左右,5000吨算中等,万吨才是正的大。陈光聪惊讶了一下,说道:“哥,一下扩充那么大,会不会空置。这船一旦空置,费用也是不少。”陈光良摆摆手,说道:“我自有分寸,你去安排便是!”“好的”陈光聪没有再质疑大哥的决定,他知道大哥一定是有什么预判,所以才如此有把握。目前,环球航运拥有八艘船,原本行驶内地沿海的船只,已经加入日本至香港的航线,以及加入香港至东南亚的非固定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