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惠施(3/4)
何博吃了两块鱼肉,自然嘴短,便跟惠施说道,“你去魏国,是经商呢,还是求官?”
“商贾虽然可以挣取钱财,但不能施展我胸中抱负,所以我去魏国求官!”
“那是想进入重臣的家门,还是魏侯的庙堂呢?”
惠施自信笑道,“既然要做官,自然要做大官!”
“我想要辅佐魏侯!”
于是何博说,“那等他年老之后,你可能要吃苦头喽!”
魏侯瑩在施政上,其实不能算太差。
起码他意识到了魏国的问题,并且试着去着手弥补,取得了一些成效。
迁都大梁后,魏国和三晋的关系的确缓和了些许,同秦国也是一边打架,一边交流。
这几年败仗吃得多,
不能说是因为魏侯瑩昏庸无能,使得国力下降,而是因为魏国作为首代变法之国的红利慢慢过去,周边国家意识到变法的好处后,也疯狂卷了起来。
且不提秦国的商鞅变法,
就说五年前,
韩侯支持申不害变法。
同五年前,
齐侯不再沉迷酒色,拜邹忌为相,进行变法。
此消彼长之下,
魏国对外征战,逐渐变得输多赢少起来,也是有道理的。
其东南西北,
也就剩北边的赵,和南边的楚,没有进行革新了。
而随着齐秦的左右夹击,魏国也没精力向着南北进行扩张。
正如何博之前和他的鬼吏们谈论天下时所提到的:
“魏国要步郑国的后尘!”
如果魏侯瑩现在死去,
那他还可以欣赏魏国霸业的余晖,而不用看到其彻底落下。
但是何博看过魏侯瑩的生机,到现在仍旧很浓郁,再过个几十年,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几十年后,
认为进行了一次李悝变法就足够了的魏国,
能够抵挡得住两次变法的秦国,以及富有强大的齐国吗?
惠施听到何博的话,手掌摩挲着桌面,最后开口说道:
“听起来,你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是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