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草原(2/5)
主要是因为诸夏的祖先,早就凭借自己的赫赫武功,为子孙占据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而子孙也不负祖先的期待,用自己的勤恳和智慧,将土地开发起来,并且牢牢占据。
所以,
很多蛮夷就只能往山上,或者荒凉的草原上面跑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自古以来,诸夏的君子们就嚷嚷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完祖先就要去打仗,打完仗就要用蛮夷祭祀祖先。
而面对这种完美的循环,
蛮夷只能选择响应远方自然的呼唤,跑路去那些诸夏君子还没有看不上眼,或者说没有扩张到的地方了。
如此一来,
被驱赶流离,在荒凉苦寒之地,久受日晒雨淋之苦,饮食风俗,也跟中原大不相同,自然让蛮夷的容貌,跟诸夏君子们出现了些许不同。
庄周跟鬼神去过高原,看过那里的风景。
那里比起草原还要荒芜,那里的人比起中原,也要更加辛苦和沧桑。
而眼下,
庄周发现不远处那些放牧着牛羊的人,虽然神色间也带着疲惫,但总体上,还是跟土生土长的牧民有着许多不同。
何博点了点头说,“是啊,当初中山覆灭的时候,就有一些跑到了北边。”
“后面三晋相继灭亡,跑过来的人便更多了。”
鬼神还感慨道,“诸夏的后代,总是特别有毅力,特别善于学习的。”
“这些人起初还打算在这里耕种呢,后面发现草原上的水土跟中原完全不能相比,很快就转为游牧了。”
庄周听了他的话,脑海中很快就将前因后果推导了出来——
赵国胡服骑射后,
为了磨练兵锋,曾多次跑到草原上“打草谷”,并打服了许多胡人,将之吸纳为赵国军队的一部分。
这些胡人跟着赵国混了,为了方便赵国掌控,自然要南移一些,将自己原本占据的土地腾出来,给后面因为亡国而四散跑路的中山遗民留下了地方。
而那些中山遗民,
也早就在中山国持续不断的“诸夏化”政策下,变成了诸夏的模样,成为了炎黄的子孙。
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