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日有眚(2/5)
只会耽误赵俣成为一个像宋仁宗那样的仁爱圣君。如今,借着日食,江公望一上来就老生常谈,把出现日食归咎到了赵俣大兴土木和一下子就又选了三百个美人充入自己的后宫上。其实,赵俣也想过,跟大臣说,皇宫的地基有水银,自己住在那,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可一来,这事一点根据都没有,赵俣要是妄言,再被正实没有,那赵俣可就不只是被打脸这么简单了,而是有可能失信于天下。二来,如果有大臣问,这事是谁跟赵俣说的,赵俣还找不出来这个人。他要是真说,是张纯跟自己说的,这些大臣没准会逼赵俣赐死张纯。三来,赵俣不住皇宫,不代表别人也不住皇宫,这要传出去皇宫有毒,让那些人怎么住得安心?没办法,赵俣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另一边,蔡京等得就是这个机会。见江公望终于又拿赵俣的欲望说事,蔡京出列,慷慨激昂地说道:“京于财用未尝以不足告,惟《周书》惟王不会之说。”惟王不会的“会”,即为会计的意思,也即计算花费的意思。而“不会”,即是说明帝王的花费是不应该如凡夫俗子一般受到限制并进行计算的。蔡京的意思是,他给朝廷赚了这么多钱,就是让赵俣随便花的,修个延福宫算什么,收三百个美人又算得了什么,《周书》上都说了皇帝花钱是理所应当的。自从赵俣重用蔡京进行经济变法改革以来,赵宋王朝的经济迅速扭亏为盈,赵俣现在甚至都能给百姓减免田税了。这肯定是蔡京的功劳无疑。蔡京也因此超过其弟蔡卞和韩忠彦成为仅次于章惇和曾布位列第三的宰执。只是,人性之于名利的贪婪,从来都是没有止境的。巨大的成就,也促使蔡京的欲望膨胀,使他不想再等了,而是想要现在就取代章惇,成为赵宋王朝的宰相,进一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蔡京十分清楚,不管他取得多少成绩,其权力的根基都是来自于赵俣。蔡京也十分清楚,赵俣不只器重他,也十分器重章惇,他想要扳倒章惇取而代之,并不容易。思来想去,蔡京认为,只有让赵俣如他一样的膨胀欲望,才会让更有能力的他来取代相对保守的章惇。而现如今,不管是内政,还是外战上,赵俣都已经尝到了甜头,蔡京相信,只需要再从经史中找到先贤背书,自然便有机会,让赵俣挣脱最后的道德束缚。于是,蔡京就找了这句“惟王不会”。还有,《周官》一直是王安石最推崇的经典,蔡京这也是在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