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赢了,就得这么谈(2/5)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赢了,就得这么谈(2/5)

环境和汉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在金兵南下的过程中,为金兵充当向导、提供情报,协助金兵作战,甚至直接成为金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金人的军事行动能力,对南宋的防御造成了很不利影响。甚至都可以说,南宋的抗金战争中,有很大程度打的都是这些汉儿。可悲的是,尽管很多汉儿心甘情愿地当辽朝、金朝的走狗,但因为还有不少汉儿心向赵宋王朝,导致不论是辽朝,还是金朝,对于汉儿,都只是利用,从来都没有真的信任过。当然,历史上的宋朝,因为有大量的汉儿效忠辽、金,也不信任这些汉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汉儿,身处夹缝之中,既不被故土所接纳,亦难获新邦之真心,仿佛命运的弃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泊无依。他们或出于生计,或迫于时势,不得不依附于强权之下,以求得一线生机。然而,这份生存的代价,却是灵魂的扭曲与归属的迷失。而左企弓就是典型的汉儿,并且是典型地对胡人忠心耿耿的汉奸。在北上之前,熟知历史的张纯,就跟赵俣谈过汉儿的问题。后来,赵俣又拿汉儿的问题跟曾布等人讨论过。最终,赵俣君臣达成共识,于汉儿要区别对待。也就是,对赵良嗣、李处温这样心向赵宋王朝的汉儿,要充分接纳和信任;而对待像左企弓这样心向番邦的汉奸,要坚决打击,绝不留情,甚至是除之而后快。通过这一路的观察,郑允中已经确定,左企弓就是赵宋王朝要除掉的汉奸,所以他对左企弓这个注定了要死的汉奸一点好脸色都没有。再者说,哪有正使在场,跟副使纠缠的?这可是谈判的大忌。萧奉先倒是很好说话,他立即就将国书拿出来,交给郑允中。郑允中拿到国书,立即就去交给曾布、韩忠彦、苏辙、蔡卞这四位宰执。曾布四人一看,耶律延禧给赵俣的国书中,有大段的狂悖之言,而且多是指责叱呵之语:像是,“贵朝不度德量力,不审天时人事,今与西夏交战,还敢触我大辽天威,自寻死路!”像是,“辽宋两朝因《澶渊之盟》和平百年,宋朝是礼仪之国,今不顾友好盟约,率先举兵北上,兵出贵在有名,不知宋兵缘何至此?”又像,“今你朝率先举兵临边,攘夺民土,破坏盟约在先,我大辽必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兴师问罪,以雷霆万钧之势,以正天道。望你悬崖勒马,速速退兵,归还所占城池,再归还占夏疆土,再谈和约,否则天威难测,后果自负!”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