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妥协(1/7)
“签,还是不签?”福奇手里捏着几份薄薄的‘疫情应急方案’,眉头紧皱。头一份方案的封面上就写着‘医疗物资及设备紧缺’几个字,是应急管理办公室送来的‘见面礼’,像一枚枚冰冷的钉子,扎在他眼睛里。病毒如同无形的幽灵般肆虐,不仅将无数医护人员推向精疲力竭的边缘,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医疗物资和设备。口罩、防护服,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往常的数十乃至上百倍。而呼吸机、“人工肺”、透析机等昂贵设备,也是告急连连。目前最紧缺的是“人工肺”。当患者丧失呼吸功能时,它能替代着衰竭的心肺,为免疫系统争取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人工肺”不仅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和平时期鲜有医院会大量储备。一旦遭遇大规模呼吸道传染病,其需求会像决堤洪水般爆发。此刻,华盛顿特区的“人工肺”数量早已捉襟见肘,各家医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觅着备用设备的踪影。——福奇的目光瞥向身边正悠哉悠哉的奥利弗·哈登,难以抑制的怒火心底滋长,恨得他牙根紧咬。今天是“卫生部”的日常例会,也是福奇上任后的第一个例会。各个部门的主管,以及各大医院的负责人,或亲临现场,或在线等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新上任的主席阁下,期待他能解决问题。但第一个难题就把福奇架在火上烤——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医疗物资和设备的极度短缺?报告中列出了三个看似可行的方案。第一条便是动用“卫生部”为应对紧急状态而储备的物资——福奇直接在心底将其否决。疫情爆发至今已有半个月,如果储备充足,早就投入使用了。现在物资告急,症结在于“不够”!福奇来‘卫生部’是想代表老年官僚群体来‘捂盖子’的。但作为八十好几的老官僚,他能嗅出物资紧缺背后的蹊跷。‘卫生部’的库存很可能早已被人暗中替换,甚至根本就是空空如也。就拿最普通的口罩来说,这玩意儿有保质期,一旦过期就只能报废。在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情况下,“卫生部”的库存往往只是例行清点,极少真正动用。而疫情爆发是小概率事件,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低——彩票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中奖,而疫情则可能数十年都未必发生一次。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必然滋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报告上,奥利弗·哈登提议彻查“卫生部”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