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姐,大姐给二姐夫当了厂长助理(2/3)
那大树得有个五十米以上。施秋玲也有点傻眼:“二姐夫说过有二十个咱家那么大,还真的没错呢!”施秋晴瞠目结舌:“这么大一块地,光是建厂房就得多少钱啊?”据她所知,自家那砖石房建起来许承安可是花了五千多,还不包括电器啥的东西。就算厂房不需要装修得那么精致,就冲着这么大的面积,想来投资也很夸张。许承安淡淡地道:“丢个十几二十万,也就差不多了吧!”“十几二十万?”三个女人脑瓜子嗡嗡的。现在这年代,一个人能拥有一万块存款就很了不起。许承安是阳平镇的第二个万元户,可想而知有多么稀罕。然而这才一年的功夫,他就开始给一间加工厂投资十几二十万了。“如果搞间一百几十平房的小作坊,投资个一万或大几千也就够了,但是我们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厂子,不是小作坊,所以投资大!”“不过,投资大回报也大,黑木耳生意是利润很高,我计算过了,等黑土屯的其他屯子也种上黑木耳,这十几二十万投下去,回本最多也就个两年时间!”许承安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甚至还有些保守了。光是黑土屯一个屯子,整年下来春秋两季的耳干他都能挣七万以上。下年只要阳平镇多两个屯子种黑木耳,并且收成不低的话,他就回本了。改革开放后是挣钱最好的时代,资本运营得当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它就越快!三姐妹被吓到了,两年时间挣十几二十万,这是什么概念?恐怖如斯!“当然,这是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还有,这事你们可不能和别人说。”许承安呵呵一笑。这话主要还是说给施秋玲听的。不过幺妹成年后比以前成熟多了,自己没参加高考,她宽慰施秋宁的时候甚至还会说起大道理。换成以前的话,他就不会告诉施秋玲。许承安带着她们沿着厂址边上走着,并不时停下脚步,如数家珍般地指着各个地基介绍。“这里是原料处理部,负责对木耳进行清洗、筛选、去杂等处理,确保原料品质!”“原料处理部左侧的是加工部,在这里设有晒耳场……”“再往前的包装部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运输和储存安全!”“包装部旁边是库房……”“哪儿设培训中心,耳农过来学习的话就安排在那上课,还配备了宿舍和食堂,不用他们每天跑来跑去的……”“……”许承安打算做的是正规大厂,各种部门有点多。施秋宁咋舌不已:“开个厂子这么麻烦,很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