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10章 达定妃(3/4)

第110章 达定妃(3/4)

“话虽如此,但仍有诸多病症横亘,即使后世医术再精湛,也无力回天。

    只要人存于世,病魔便永不会消弭,**一些旧疾,又会有新疾涌现。”

    此语令初感希望的朱标与朱棣心灰意冷。

    “然即便仍有难愈之症,相较当下,我所处之时,人的寿数已大幅提升。”

    “当然,这绝非仅仅归功于医疗条件的改善。”

    “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得人们能从满足温饱逐步迈向追求品质饮食等多方面,都与此紧密相连。”

    “然而,医疗事业的发展,同样占据着关键的一环……”

    韩成的话语,让朱标和朱棣内心再次燃起期待。

    他们愈发对韩成所在的时代充满好奇。

    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奇妙时代?

    “但是,这医疗究竟该如何推进?怎样才能大幅提高医术水准?”

    朱棣将思绪从韩成描述的未来拉回现实,开始琢磨如何提升医术。

    思前想后,他实在找不到良策。

    若是让他冲锋陷阵,领兵作战,他毫不胆怯。

    可要让他去规划医疗发展,朱棣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身旁的朱标也无计可施。

    尽管朱标已任副手多年,协助朱元璋处理不少事务。

    但他从未涉足过医学领域,不知如何推动医学进步。

    毕竟,医学一向如此运转——有人学医,有人传艺。

    而医者之中,最尊贵、最受敬重的,便是太医院的御医们……

    即便朱标已经处理了许多政务,要在短期内想出促进医学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依然超出了常理。

    面对朱棣与朱标的期待目光,韩成毫不谦让,立刻提出自己关于振兴医学的建议。

    “首要之事,应提升医生的社会地位。据我所知,目前大明医生的地位不算高,与其发挥的关键作用极不匹配。只有让医生得到社会尊重,才会吸引更多人投身医学。

    其次,需设立相关机构,给予行医者归属感,使他们通过治病救人的工作获得稳定生活保障。空谈理想而让人忍饥挨饿,实不可取。这些基本需求必须解决。

    仅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