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想扇自己一耳光(1/3)
“第四条,需废除金银交易的限制,往后应准许宝钞、金银铜钱之间的自由兑换。”
如此一来,可增强民众对宝钞的信任,提高宝钞的普及度,有助于稳定其价值。
“这般操作……是否会引起剧烈动荡?导致金银外流加剧?”
朱标并未继续记录韩成的话语,而是凝视着他发问。
身为储君,他对众人对宝钞的态度再了解不过。
宝钞得以施行,全赖官府强力推动,许多人至今仍持怀疑态度,仅因形势所迫才勉强接受。
若解除此禁令,短时间内必引发众人争相以宝钞换取金银铜钱,势必造成极大混乱。
殿外的朱元璋亦不禁皱眉,认为韩成的建议实不可取。
他以宝钞换得诸多利益时,倒也乐在其中。
可一旦想到日后众多民众会拿宝钞从官府换走大量金银,便觉难以接受,心中顿生吃亏之感,痛惜不已。
“你所述的情况确实会出现,然而这只是最初的一段时期。”
只要官府能熬过最初那段艰难期,待众人确认宝钞依然可靠后,自然会对它重拾信心。那时,用宝钞换金银的速度便会放缓,更多人也会乐于接受宝钞。毕竟,宝钞携带方便,在远途大宗交易中尤为实用……
韩成说完,朱标点头附和,却眉头深锁,神情愈加凝重。
“那个……目前国库的金银储备,恐怕难以抵挡初期的疯狂兑换需求。缺口太大了……”朱标说到这里,脸上带着些许尴尬。
这大明朝庭的财政状况实在堪忧。
韩成沉思片刻说道:“这事确实棘手,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不过也并非全无办法,容我先讲最后一个应对宝钞贬值的方案。回头再细谈如何填补这个空缺。”
听到韩成似有对策,朱标、朱棣以及朱元璋都精神一振!金银之物何其珍贵,他们深知获取不易。若非匮乏至此,朱元璋也不会想到发行宝钞。
此刻韩成忽然提及他能解决此事,这怎不让人震惊?
即便只是少量的金属货币,寻思一番或许还能应付,可要是真如韩成所言,将金银铜币与宝钞完全打通兑换,所需的财力简直难以想象。
那种规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