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137章 典型的爱屋及乌(2/4)

第137章 典型的爱屋及乌(2/4)

表示理解。随后,朱元璋赐旨,命朱棣接管龙江宝船厂,做好准备,尽快接手,以防夜长梦多。

    朱棣领悟后,表明心意:父皇此举意在让儿臣迅速接管,以突袭之势揭开**,或许能有所收获。朱元璋认可了他的想法。

    朱棣又提议,直接控制吴良和吴祯,再搜集证据更为直接有效,但朱元璋坚持己见,认为当前安排更有深意。

    朱棣这时仍是个年轻气盛的人,在战场上厮杀惯了,每每遇事总想着用武力解决,不愿过多思虑其他。

    另有一层缘由,便是徐达与徐妙云之事让他心急如焚,只求速战速决,不愿多作纠结。

    “四弟,事情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两人可是鸡笼山功臣庙里供奉的人物,是大明的功臣,就连父皇也不敢贸然对他们动手。

    若真如此行事,定会引发**,使其他将领寒心失望。”

    朱标出言相劝。

    朱元璋听后暗暗点头,认为长子办事确实稳重可靠。

    四弟更适合当一名勇猛的大将。

    他随即补充道:“四弟,处事须有章法,我们行事虽强势,却从不胡来,尤其面对重大事务时。

    需得有理有据,至少不能给人抓到大的把柄。

    大明为何能安稳运转?全因诸多规矩在起作用。

    说实话,我们皇家正因为能立规矩,才成为最大受益者。

    所以绝不能带头破坏规矩。

    否则最终受损的必是我们自己。

    这一点务必要牢记!”

    说完,他又转向朱标说道:“但也不能一味拘泥于规矩,否则容易被条条框框所限,反被他人借规矩牵制。”

    朱标默然点头,暗自记住父王的叮嘱。

    这看似简单的嘱托,实则深藏玄机,关键就在于把握那个分寸。

    朱棣心里如火烧一般急切,一心想立刻奔赴龙江宝船厂。

    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清理航海阻碍、恢复市舶司运转、扬帆海外经商、打造强大舰队征服倭寇、挖掘金银宝藏,还有建造医学圣殿造福苍生。

    至于朱元璋刚才传授的治国智慧,他全然不在意,更没兴趣继续聆听。

    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